2011年6月9日,复旦7911同学二十余人前往母校痛别恩师章培恒先生。
[恩师章培恒小传]
章培恒(1934年1月8日—2011年6月7日)先生先后受教于朱东润教授和蒋天枢教授;在注重理论阐释上,则受益于贾植芳教授。
1952年秋,他因院系调整而由私立上海学院中文系转入复旦大学中文系。这正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黄金时代,名师荟萃。他一进复旦,就受到了朱东润、贾植芳教授等的熏陶。朱先生是一位不受权威束缚、敢于并善于独立思考的专家,当时教他们古代文学,对当时的很多主流见解都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而且都有自己的依据。如对于《诗经·国风》出于民间的这种几乎为学术界所公认的说法,朱先生就作了十分有力的批驳。这使他很感振奋,并把这种治学精神作为自己的楷模。而朱先生对他也十分赞赏,在其所撰《自传》中曾有生动的记述。
1956年秋,章先生作为中文系的助教,开始接受蒋天枢教授的指导。蒋先生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是陈寅恪先生的入室弟子,以治学谨严,不曲学阿世,而为陈先生所赏识和信任,后来并将保存和编刊自己全集的重任托付给他。他要章先生先从历史和语言学方面打基础,以三年时间读《说文》段注、《尔雅注疏》、《尔雅义疏》和《方言》,同时读《通鉴》,校点“前四史”,泛览目录、版本、校勘学方面的著作,从《汉书·艺文志》直到《书林清话》。这使章先生走入了一个新的学术境界。虽然学得很艰苦,但却取得了很大收获。所以后来日本著名学者伊藤漱平教授在论及复旦大学研治元明清文学的专家时曾说:“从师承来说,在复旦大学曾师事硕学陈寅恪博士的高弟蒋天枢教授的章培恒教授,与赵景深教授的学风有别而独树一帜。他的本领在于以目录学、书志学为基础,先提出大胆崭新的假设,再努力加以证实。”另一方面,他从1952年起就向贾植芳教授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学理论,而且还由此懂得了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重要性。他在读高中时就不止一次地读过鲁迅的小说集和杂文集,此时又系统地读了新文学开始以来直到30年代的著名文学作品,还认真地读了胡风的八本论文集。后来他虽转而研习古代文学,但对现代文学和文学理论仍很感兴趣,并反复地研读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原著。他自己说,他在对古代文学的评价、阐释上,常常提出一些与时贤不同的见解,实缘于他的这种学习经历。
附相关文章
章培恒1984年被国务院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6年先后获得复旦大学首席教授、杰出教授称号baike.baidu.com/view/835139... -
章培恒:学生眼中可爱的怪老头 中国广播网
章培恒:把学生追问得满身大汗的严师 深圳新闻网
章培恒病逝 本想退休后写一部武侠 新华网
章培恒:敢于章培恒教授病榻上逐字修订完成“点评”《中国文学史新著》
坚持与流行观点大相径庭的主见
章培恒先生临终重申不办追悼会 生前乐于"被嘲笑"_凤凰网
文学史家章培恒去世《洪升年谱》奠定学术地位_新浪网
章培恒_复旦大学_评师网
追忆章培恒教授:生前实证研究著《洪升年谱》_ _凤凰网
怀念文史专家章培恒:治学当有“古风”_凤凰网
章培恒对话梁谷音
章培恒:学生都记得他的“严”和“爱”_中国教育新闻
【人物】章培恒:以“人性”修文学_复旦人物
中国文学的古今贯通--章培恒教授在复旦大学的演讲——中国文学网
沉重悼念章培恒先生 - 中国诗歌网
灾枣集 作者:章培恒 著 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www.guoxue.com/...z/zhangpeiheng/zph.htm
2009年11月10日 ...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章培恒教授在仔细研究了金文明 ...tieba.baidu.com/f?kz=226061957 - 2011-6-8 -
共有主题数:14个 贴子数:36篇 ...【转载】章培恒教授病榻上逐字修订完成“点评”《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先生简介 ...【章培恒】关于保存和复兴昆曲的几...
tieba.baidu.com/f?kw=章培恒 - 2011-4-18 - 快照
文史学家章培恒逝世...新华网上海6月7日电(记者俞菀)2011年6月7日凌晨,著名文学史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杰出教授章培恒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去世...news.xinhuanet.com/...07/c_1215051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