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爱情“毕业死”?错者在谁?
又是6月“毕业季”,高校里弥漫着离别的气息,恋人们面临着天各一方、感情何去何从的选择。据一份调查显示,在大学生情侣中,一毕业就分手的情况超过了70%,在就业、前途等生存压力面前,爱情脆弱得不堪一击,分手成为必然。 (深圳特区报2011年06月13日)
大学生恋爱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但要说大学校园无真爱,恐怕反对的声音绝不在少数,而心理教育专家也认为,大学校园里的情感是极其单纯的,几乎不带有功利色彩。原因是他们年龄相近,且多数住校,彼此了解较多,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阶段产生的感情,因而与社会上的一些恋爱不同。
或许正是由于这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阶段”,才导致了大学校园爱情的“毕业死”。对于大学生来说,在生理上已发育成熟,很容易产生接近异性、追求爱情的欲求;在社会舆论上,大众传播媒介又往往很注重对男女私情、婚姻爱情的渲染,加之大学学习的枯燥乏味,班级、学校文化活动的不足,于是便走上了寻求恋爱和尝试爱情的浪漫之旅。而在这其间,“物质条件”并不是他们所考虑的问题,然而一旦走进社会,经济就成为了最重要的因素。在就业、前途等生存压力面前,“劳燕分飞”只能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校园恋人多数会在毕业时选择分手,如果说是因为受到了毕业后现实性因素制约而多少有点遗憾的话,那么时下火爆的“校园恋”则体现了当今大学生信念的缺失。是的,在这个大学教育问题多多的年代里,大学生是不晓得上大学地真正要义的。这一点,从他们当众在校园里或大街上搂搂抱抱卿卿我我的举止就可以看得出来,从几乎所有大学附近的租房生意都出奇的火暴甚至出现周末床位涨价或者找不到床位的现象更可以看得出来。而在这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色当中,他们忘记了文化和知识,忘记了责任和使命,更忘记了真理和未来,他们唯一记得的,就是欲望和兽性的宣泄,就是肆意和愉悦的交媾之欢。然而超爽、酷爽之后,一旦大学毕业的钟声敲响,他们才幡然醒悟,原来生活的真谛是在地上,而不是在床上!
在“毕业吧”里,《毕业了,大学里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的帖子有上千条回复。“大学里的爱情没有结果”、“没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校园爱情似乎成了不少毕业生心中最大的遗憾。但在笔者看来,这其实只是一种所谓的“性情表达”而已。他们所遗憾的,无非也就是不能再将那些超爽、酷爽的床第之欢继续延续下去罢了!
所以,对于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本人,都应该对此进行一次比较深入的思考,尤其是大学生更应该考虑一下应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爱情,怎么在大学里完成自己的学业等等;而至于学校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重塑大学精神,用什么有的方法来消除这些乱七八糟的的乌烟瘴气,这应当是每一所大学都应该侧重研讨的问题!
(李吉明2011年6月13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