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前人经验的载体,在它的指导下,人类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因此,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值得大家尊敬的,尝百草的神农氏也是值得大家尊敬的,他们都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经验。
有趣的是,在仙居,我听说也有这么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物。
研究食用菌的世界第一人
众所周知,食用蘑菇是很有讲究的。据统计,2007年,全国食物中毒13280人,死亡258人。其中,526人因毒蘑菇中毒,113人死亡,其死亡人数占食物中毒死亡总人数的43.80%。
因此,若想食菇,必先识菇。
接下来介绍的这位先生就在“识菇”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1245年,又细细审阅了一遍书稿的陈仁玉长舒一口气,推开窗,窗外新鲜的空气涌进来,他贪婪地深吸一口。
还留有墨香的文稿放在案上,为了撰写《菌谱》,陈仁玉在深山老林里不知转了多少圈。有时候,他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品尝一种新品种的蕈(即菇类)。
1245年的陈仁玉只知道埋头研究,他也许不知道,他所撰写的《菌谱》,成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用菌专著,收载于《四库全书》,成为中国植物学研究上的一个骄傲。
作为世界上第一部菌类植物专著,《菌谱》被载入中国史册,并为今天的专家学者所称道。
陈仁玉为何写作《菌谱》?
陈仁玉于嘉定五年,即1212年,出生于仙居城南黄村。幼习春秋,攻经史,博览天文地理诸籍,每有心得,必记之。《菌谱》是陈仁玉年青时住在家乡仙居时写成的。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饱读诗书之人竟会对菌类植物如此感兴趣,这是为何?
正所谓,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菌谱》的诞生其实和陈仁玉的出生地有着紧密的联系。
据《菌谱》自序中说:“仙居界台、括,丛山峻拔,仙灵所宫,爰产异菌。林居岩栖者,左右芼之,固藜藿之至腴,莼葵之上瑞”,其味十分香美。
地处山区的仙居,盛产合蕈、稠膏蕈、栗壳蕈、松蕈、竹蕈、麦蕈、玉蕈、黄蕈、紫蕈、四季蕈、鹅膏蕈等11种食用菌,从小就喜游历的陈仁玉,不知不觉间对家乡的食用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通过观察、品尝、研究,于淳祐五年完成了《菌谱》,该书共11篇,详尽介绍了11种食用菌的生存条件、形状、颜色、味道和食法。文法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且极具科技价值。
徐霞客之前的著名驴友
也是因为爱游历,陈仁玉还编著了我国第一本有关旅行的文献集。他一生游览了泰山、沂水、武夷、秦淮、象山等名山大川,每到一处,他必写游记,借其抒发志向。淳祐三年(1243)秋,陈仁玉把自己历年所写的游记进行编撰,辑成《游志篇》,一共88篇,可说是徐霞客的前辈。
当然,这位才华出众、喜爱游历的先生,也是一位品性高洁之人。
我来到仙居下各镇的隐真宫遗址,沿着长满荒草的残破台阶拾级而上,历经700多年的石碑静静地沉睡于野草中。
时光的侵蚀、战争的硝烟,除了一部闻名世界的《菌谱》,一句石碑上留传至今的“子孙世世无仕元”,陈仁玉留给世间的印记已不多。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yunfengjia/profile
精彩系列:
礼品大派送 博友全互动
备注:
1/凡在2011年1月1日至 12月31日期间,评论排在每篇博文的“沙发”和每页的第9位的博友,将有机会获得每月精美礼品。
2/ 本博主原则上不删评语,但如有恶意攻击的评语,将删除,下面的评语顺序依次递进;若出现同一用户名的连续几条评语,将按一条计算,并删除其余评语;
3/ 为确保博友身份无误,中奖读者请务必使用新浪博客注册的用户名发表评语,匿名用户则无获奖机会;
4/无意义的、敷衍的、纯广告灌水即使抢到座位也无效,依次顺延给下一位留言者;留言中如能指出博文谬误之处的,也将有奖品赠送。
5/ 新鲜出炉——留言之“最”榜单,每个月我将在留言者里面评出最温馨留言、最深度留言、最搞怪留言、最认真留言、最挑刺留言(暂定)等等,每月底或月初发榜;
6/本次互动接受博友多次中奖;获得奖品的新浪注册用户,将会收到中奖通知留言,请在每月获奖名单公布后,自行将联系方式发到博主邮箱:[email protected];
7/ 如中奖博友博客主页无法留言或发纸条,作自动放弃处理。
本博主保留对以上全年互动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特别说明:以上评奖活动适用于所有博文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