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9《投资快报》
在新股发行制度第二阶段的改革措施实施半年之后,市场终于首现中止发行的公司,欲在深市中小板挂牌的八菱科技不幸成为首吃“螃蟹”者。
根据《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32条相关规定,初步询价结束后,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下,提供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足20家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不得确定发行价格,并应当中止发行。而在6月7日八菱科技的路演推介过程中,不说提供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足20家,就连参与询价的机构也不到20家,八菱科技新股发行因之“被中止”。
八菱科技的上市进程可谓充满了“坎坷”。早在今年的4月11日,其首发申请即获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通过,拖延近2个月后才开始路演,个中定然隐藏着诸多市场还不知道的“秘密”。而就在路演的前几天,市场对于八菱科技的质疑不绝于耳。质疑的焦点主要在于,主营业务为热交换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八菱科技,其对于大客户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八菱科技的《招股说明书》披露,其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重庆长安、一汽解放、奇瑞汽车等国内知名企业。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八菱科技前对这5名客户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1.73%、83.30%和81.22%。其中,对上汽通用五菱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7.06%、64.44%和59.76%。数据显示,上汽通用五菱几乎可以决定着八菱科技的“生死”。如果八菱科技失去了上汽通用五菱这个VIP客户,不谈该公司的成长性,其生存都可能存在问题,更别谈什么回报投资者了。
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并不意味着其上市已经到了绝路。根据规定,八菱科技中止发行后,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内,经向中国证监会备案,可重新启动发行。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八菱科技再次路演推介,保荐机构将邀请更多机构参与询价,并最终成功发行将是大概率事件。
其实,不只八菱科技,此前的万安科技险些上演八菱科技同样的一幕。万安科技新股询价时,仅仅只有24家机构参与。如果再少5家的话,万安科技或许早就成为中止发行的第一例了。
一家机构不大有兴趣的公司,一家患有严重“客户依赖症”的公司,一家遭遇到市场诸多质疑的公司,居然也想跻身于资本市场来“圈钱”,只能说明,A股市场是“圈钱”者的乐土,是投资者的梦魇。当“圈钱”成为市场的第一要务时,又如何能够真正做到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呢?
笔者以为,对于八菱科技这样的公司,既要中止其发行新股,更要终止其上市“圈钱”的欲望。对于“被中止”发行新股的公司,建议监管部门立即取消其发行新股的资格,以将那些“圈钱”者挡在市场的大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