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战中国电信提前亮剑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后,马上进入了下一个重要的环节,录取新生和新生的报到。对三大电信运营商而言,也意味着新一轮竞争的开始。特别是近几年,对大学新生的争夺战,越演越烈,已经形成了每年必须的营销高潮。各家电信运营商也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营销成本和精力,从方案的策划到主打产品的配套,营销措施的跟进,与校园关系的协调,镶嵌业务的调研和推进,都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与落实,至于实际效果,也很难按照固定的标准概念化评价。有些地区和校园的差异化,造成了后期新生与电信运营商当初设想的偏颇,新生频繁换卡和重新选择电信运营商的现象不在少数,这也给校园营销蒙上了一层疑惑,投入过多的成本和精力,换来的新生用户实际在网的时间和给电信运营商带来的利润能否成正比。更有电信运营商,越发展新生越出现成本加大而收入减少的怪圈,这都需要电信运营商认真思索,校园营销风风火火的背后,有多少得与失。

    按照时间推算,目前也是三大电信运营商进行校园营销最关键的实施阶段。这个时期,电信运营商最需要与各自地区的高校进行前期的接洽和沟通,这里有许多的玄妙之处。因为连年的校园营销,各大高校也总结出了平衡的经验和策略,在对待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上,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实行的是水涨船高的合作模式,这些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也更彰显了中国特色和实用主义。相对于明目张胆的拉赞助,高校采取的是温文尔雅的爱你没商量的办法,平时校园的学生活动和学校自己分内的信息化建设,都找到电信运营商的头上冠名,而所谓的冠名就是赞助费的别名。电信运营商也毫不含糊,为了每年的校园营销和必要的宣传,掏出对手几倍或者数倍的冠名费,用真金白银砸出一片市场,这个时候比的是成本的优势。有些高校更是欲擒故纵,采取一女嫁三夫的办法,一个活动,三家电信运营商都被迫赞助,这种事情在基层运营商屡见不鲜。这也是毫无底线的竞争带给电信运营商自己的恶果。因为高校非常清楚三大电信运营商市场竞争的手段,也抓住了电信运营商的心理,抬高了自己的身价。到头来,三大电信运营商都通过关系进驻了校园,都付出了高昂的营销成本。更有甚者,如果与电信运营商签订排他协议者,电信运营商就要付出更多的赞助费和营销成本。去年网上流传的某电信运营商的校园赞助计划,都不是空穴来风。为了压制对手,成本具有优势的电信运营商可以用对手数倍的费用,阻止其它电信运营商染指自己划定的校园营销范围,从而提高自己在校园的市场占有率。

    回头看最近几年的校园营销,电信运营商走的基本路线,还是用成本换市场,换用户的路数。在校园的营销过程中,谁的成本投入多,收获的用户群体就占优势。在与校方的沟通中,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仍然是主题之一,而在与学生群体的直销活动中,还是采取入网赠送话费或者礼品,或者缴话费增手机。这些促销活动虽然与社会化营销的办法没有过多的区别,但在赠送额度和礼品价值方面,却体现了电信运营商的慷慨大度。特别是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虚拟集团的优惠入网活动中,学生的通信费用大幅下降。而按照各个地区的不同,与各高校关系良好的电信运营商,在第一时间从招生办拿到新生名单,把本运营商的卡号和新生报到通知书提前邮寄到被录取的新生手中,所谓的营销前置就是如此之一。至于新生报到后,三大电信运营商在校园的营销网点展开直接的促销活动,已经成为常态,各个地区的高校中也屡次上演了三国演义的战争,激烈程度非当事人不可以想象。在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市场活动中,没有底线的竞争就是战争。

    如果说没有重组前,校园战只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进行竞争已经够激烈,中国电信的加入,更加剧了校园战的惨烈和混乱。校园市场的抢占,具有双重意义,对电信运营商而言,就是当下也是未来用户群体的竞争和品牌的培养,都在下大力气和血本,不惜你死我活。如同战争中的制高点,固守和抢占都要付出代价。中国电信作为校园市场战的后来者,自然也看到了学生用户的长远意义,不会自甘落后,这从中国电信近两年的产品介入方面可窥一斑。

    2009年的校园市场对中国电信而言,相对生疏,一些地区的校园活动也尝试着进行,但没有形成自己的特点,因为接手移动业务的头一年,万事开头难,主要还是跟进其它运营商。而在去年,中国电信在介入校园市场的过程中,开始充分发挥自己融合业务的优势,找到了自身切入校园市场的结合点,比较突出的是校园信息化建设,主推了翼机通,通过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几个管理点,迎合了高校的信息化管理的新局面与解决方法,在一些地区和高校赢得了自己的市场。但应该看到,翼机通的推广主要还是从校方的管理层面入手,带给学生的使用并未有更多的良好主观感受,多少有些被动服务,并且有伙同校方绑架用户之嫌,没有给中国电信带来更多的后续收入。随着今年校园营销活动的临近,中国电信也在改变自己的校园战切入点,从终端入手的意图已经显露并且落实。

    6月10日,中国电信联合腾讯,与华为、中兴等终端产业链,在北京科技大学正式发布了六款零售价千元以内的“天翼QQ智能手机”。这6款天翼QQ智能手机均内置了7项天翼业务以及QQservice平台上的4项腾讯业务,让用户在手机桌面即可获得中国电信提供的优质增值服务及微博消息、QQ消息、空间动态提醒,并可以一键进入内置的多项腾讯手机应用界面,实现对腾讯微博、手机QQ浏览器、手机QQ空间、手机QQ等多项业务的快速管理。这也是两大产业跨界合作的新开始,助力于中国电信在校园市场的新基础,使移动互联网的产业融合向更深的层次延伸。对于中国电信而言,引入五家终端厂商的六款翼QQ智能手机,无疑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电信全系列3G智能手机,增强了中国电信在3G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力。此次面向年轻学生群体的定位,体现了中国电信聚焦细分市场、推动差异化发展、不断扩大用户规模的可能正在逐步变为现实。这六款终端的现身,也预示了中国电信在今年校园营销战的亮剑和决心。

    当然,校园营销活动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团体营销体系,仅靠几款终端还不至于大获全胜,取得预期的营销结果。有了适合学生群体的终端,还需要一系列的过程配合,才能接近目的,可以说,今年的校园营销活动,另外两家电信运营商也将会及时推出自己的主打产品,与中国电信一决高低。从抢学生用户到抢学生用户的需求,这也许是电信运营商要持续努力的方向和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