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 沈阳机床经营规模世界第一


  高端机床技术被国外掌控

   “目前,国内中高档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主要依赖进口。”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透露,国内高档系统自给率不到5%,约95%依赖进口,其中,从日本进口最多,约占1/3,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加起来不到20%。

  罗百辉介绍说,在国际市场上,中、高档数控系统主要由以日本发那科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为代表的少数企业所垄断,其中发那科占一半左右。在国内市场上,主要规模生产企业有20多家,以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大连大森、北京凯恩帝、南京华兴等5家企业为代表。

  中国国产机床目前只有30%的数控化率,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存量机床的数控化率只有10%左右。

  “在行业整体高速增长的背后,我国机床工业仍存隐忧。”国际模协副秘书长王金玲认为,从产品结构来看,机床行业的增长主要靠低端普通机床的带动,高中档机床所占比例不断减少,重型机床市场走势趋缓,因此行业目前的发展路径并不健康。

  政策给力机床产业集群化发展

  面对国家政策给高档数控产业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和目前国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以及市场对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业的巨大需求,不少地方政府倾向引领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业向集群化发展。

  产业集群一个最大的利处就是将使龙头企业之间、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之间在空间上得到合理集聚。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产业集群可以加大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国内外高端大型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业企业,与现有龙头企业形成齐头并进态势,还可利用现有制造业产业能力,引进围绕高档复合类数控机床生产需要的上下游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并建立为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业服务的现代服务体系,培育从事该产业工业设计的现代服务行业,培育为该产业服务的现代物流业,通过设立代理商、销售处和交易中心等市场营销措施,建立市场营销体系,建立售后高端服务网络等等。

  对机床工具行业而言,产业集群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但是行业发展到今天,产业集群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沈阳不仅要注重发展大型数控机床产业,打造通用数控机床知名品牌,还要大力发展特种专用数控机床,形成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这是沈阳市政府近期针对沈阳机床产业发展提出的新思路。

  特种专用数控机床是与大型通用数控机床相对应的,为特定工业产品、工艺过程设计制造的数控机床。目前,沈阳市已有近200家以研发这种机床及功能部件为主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产品主要用于工程机械、微电子装备、航空航天器、电力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领域。2009年,全市共生产专用数控机床整机及功能部件约6000台套,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产量和销售收入均占全国的15%左右。

  沈阳市于洪区结合自身发展优势,提出规划建设面积为160万平方米的沈阳国际特种机床装备城,集机床整机和功能部件生产、精密铸件生产加工、整机及功能部件展示销售于一体。预计到2015年,整个机床城综合产出有望达到1000亿元,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种专用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

  特种专用数控机床种类多、应用面广,具有专一、高效、高精度等特性。大力发展特种专用数控机床,形成大型企业“高、大、精”通用数控机床与中小型企业集群“专、特、稀”专用数控机床错位互补的发展格局,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沈阳数控机床产业体系,提升机床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沈阳建设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进程。

  另外,大连市即将出台的“开发区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业发展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即2015年,要将开发区建成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业产业园区,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研究开发队伍,形成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据悉,开发区目前以光洋科技、科德数控和大连机床集团等为首的优质企业,为开发区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年1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开发区成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数控机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国务院办公厅于日前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做大做强甘肃装备制造业,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快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数控和专用机床、集成电路、中高压电气、石油钻采炼化设备等优势产品,做大做强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以兰州石化通用设备、电机制造,天水电工电器、机床制造、电子信息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目前世界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业以美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强国为主要生产国,这些国家掌握着该制造领域的主要核心技术。我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市场需求巨大,但近85%依赖进口。

  虽然近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在产品种类、技术水平、质量和产量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总体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依然薄弱,在开发周期、性能、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差距较大。比如,普及型以上高档数控系统市场基本被日本、德国垄断,国产各类功能部件所占比例平均仅为30%左右,关键功能部件所占比例更低。这次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充分暴露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迫使我们的装备制造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未来一段时间,为加快自主创新进程,逐渐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性,我国将着重发展下列高端数控机床:高速、精密型数控车床、车削中心及四轴以上联动的复合加工机床;高速、高精度的立式加工中心与数控铣镗床;各类重型和超重型数控机床等,还要重点发展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

  一个产业集群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有三个判断标准:第一就是是否达到了规模化的目的;第二是否做到了集中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从事共性技术、基础理论及前沿技术的研发;第三是否形成了市场资源的共享。

  产业集群的种种利好,显然十分契合“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目标。而在产业集群的打造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

  沈阳机床冲击世界同业头把交椅

  沈阳机床集团发展势头迅猛,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高峰。今年3至5月,每个月生产都突破历史纪录。机床产销量已连续8年位列国内机床行业第一,在世界机床行业排名由2002年的第36位跃升至第2位。在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科学发展中,创新党建之法成为沈阳机床加速腾飞跨越的命脉灵魂。

  集团在加强传统党建工作基础上,通过为国企党建工作注入现代管理的内涵,建设战略明晰、指标量化的党建考核体系,制定覆盖到企业全产业链、精密到企业每个干部、党员、个人的党建工作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了具有沈阳机床自身特色的党建工作模式。

  沈阳机床齿轮分公司磨齿工段实行了目标化管理,要求每名党员都要在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上至少提出一项建议,在突破技术革新纪录、生产纪录方面做出新成绩,都要亲自解决一项生产难题。这一举措创造了产量同比增长30%,配套完成率100%,废品率为零,安全事故为零的良好成绩。

  集团党组织去年共建立25个党建工作示范区,其中“学习领先型”、“组织建设型”、“创新创效型”、“工作夺标型”、“创先争优型”等10个公司级党建工作示范区经验做法,已经在集团党建网上进行交流,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集团努力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筑牢共产党员工程。记者在沈阳机床集团看到,“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共产党员工程”的大红牌匾熠熠生辉。 2010年,集团各级党组织共完成共产党员工程114项,其中公司龙头工程16项,申请技术专利16项,党员献工创造价值7000多万元。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企业产生了强大的政治感召力和示范影响力,越来越多的职工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去年,集团党委发展党员168人,预备党员转正192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01人,新增入党申请人238人,为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

  沈阳机床集团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企业出现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自主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升。 2010年,沈阳机床集团经济规模达到 143亿元,销售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同2002年相比增长10倍,数控机床产量增长15倍,利税总额增长9倍。今年一季度,沈阳机床集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迎来历史发展高峰,为10年来最高水平。按1至5月份发展态势,沈阳机床集团今年有望成为世界同行业经营规模第一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