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笔者提到两点因素阻碍了A股迈上3000点后继续上攻,其中首先特别提到了CPI高企,从4月最后一周市场的表现看,对这一因素的担忧乃至恐惧,引发了市场快速后撤——既然上攻无望,干脆就退守再说吧。
今年以来,高企的通胀压力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已公布的数据,3月CPI同比增幅高达5.4%,一季度CPI同比增幅5%,远高于4%的既定目标。
与此同时,生产者物价指数继续走高,说明企业出厂的商品价格不断上升。2011年以来,全部商品PPI指数连续攀升,3月PPI上升至7.30%,表明企业商品出厂价不断上升,较高的PPI指数势必导致CPI走高。
另外,美国继续宽松量化政策,世界各国都将面临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国也不例外。
在多重因素的交织下,大家普遍感到,二季度CPI易涨难跌。对通胀的担忧,实际上是对央行继续密集收紧货币政策的担忧陡然升高。
这不,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节前表示,“五一”假期存在加息的可能性。他提出,当前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大幅上涨。“按照以往的经验,银行间拆借利率涨得高的时候,央行一般会有所行动。”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亦预计,“五一”可能会有一次加息,“主要还是通胀压力大,加息的效果会延后。”
除去市场因恐惧“五一”期间加息而提前快速撤退之外,最近一段时期,绝大多数机构纷纷表示,中国央行今年还将升息一到二次,将一年期存款利率调高25至 50个基点,同时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二至三次。当然,亦有少数机构认为,年内应该升息三次,或加大一次性升息的幅度,将一年期存款利率调高75个基点,至4%。但即便如此,仍远不能达到夏斌等人提出的“尽早结束负利率”的要求。
这些判断给市场描绘了一个什么路径?通胀治理尚未成功,收紧货币仍需努力。
市场的快速后撤,正是对不断加息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恐惧感所致,比如,恶性通胀情况下,经济走势是否会失控?连续加息,是否最终导致房价崩盘,局面不可收拾?房价一旦崩盘,上下游产业也将一塌糊涂……
总之,市场最乐见的,是调控措施显现作用,CPI有所回落。根据最新的数据,这一结果,最早也要到三季度才有望出现了。
笔者上周已经提醒A股的上攻要看CPI的眼色,只是对于市场放大了对CPI高企的恐惧,有些估计不足。就目前情况看,由于CPI高企的局面不是朝夕就可改变的,大家有必要重新审视市场,对在3000点上下区域的震荡周期,要做好较长的心理准备。
对CPI的担忧压垮了股市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