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古典名曲的弦外之音十


[原创]中国古典名曲的弦外之音十

王一博于2010年3月10日上海 

 

弦外之音十:《阳关三叠》里的保守与改革 

古琴曲《阳关三叠》是为离别的人们作的,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惜别的情感。人不能没有感情,没有感情的人是可怕。 

《阳关三叠》让我联想到了更多的人的情感与惜别及忘怀有关的事情。如,四合院与高楼、习惯与改变、文化与制度、保守与改革等等。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居住环境,但比较占地,高楼省地一些;我喜欢居住在四合院内,还是怀念四合院,主要是因为文化的作用,四合院一样可以实现现代化。人有好的习惯,也有坏的习惯,但人的习惯总难改变,这和文化环境有关。文化与制度就复杂多了,人们总认为文化决定制度,或制度改变文化,也对也不对,主要看制度或文化背后用什么样的资源、用多少资源来支撑。保守与改革像是中国的左右之争,总也弄不清,谁对谁错,因为人类的发展有一个左右区间,按中国古人的说法是中庸最好,但事情的发展很难让人做到中庸。 

《阳关三叠》的音律给了我另外一种东西,姑且叫做创新吧。譬如,盖楼,盖成一层层的四合院。再譬如,习惯和文化,我们用全社会的资源,包括人财物等等,用人财物鼓舞提倡人们的习惯和文化里的精华,用人财物打击人们的习惯和文化里的糟粕。再譬如,找寻第三种力量辨别保守与改革的政策取向,我说的第三种力量,不是三权分立,是“中性智库”,不站在保守一边,也不站在改革一边,只分析,指事论事,为决策提供中庸、平稳的平台。 

我们在回到《阳关三叠》里来分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经过岁月的累加,逐步建立起来了,离别的时候,心里总是难过,这是人之常情,是需要提倡的,人嘛总是要讲感情的。但人们讲感情,时而把对方的错误和坏习惯也包容了,不作相关的原则上的坚持,这就需要全社会进行改革和创新,改革和创新通俗地讲,就是把全社会不合适、坏习惯、错误的现象,进行方向性的、改变性的、创新性的、健康性的地发展或可持续地发展。这样的发展对人类来说才是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