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技术对于现代社会的广泛渗透,企业的生态分布结构越来越向着开放性的方向发展,尤其在非传统行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领域中表现更为强烈。在商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确定性和深刻变革的背后,人们期望通过信息技术提高营销与消费双方的交互规模和反应速度,通过网络关系的构建减小消费个体的不确定性和波动幅度。下列特征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人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消费,而是积极地参与其中(甚至是以娱乐的方式参与其中),这意味着可以任何一种形式、任意一种规模创造新的生态分布。虽然这种新的生态分布结构尚未最终成型,但是各种各样新的实验正在大量进行,并逐渐参与、影响到各种主流的商业形态之中。
◆企业与关联群体边界的淡化,企业员工、投资者、大众媒体、政府、竞争对手等都影响着企业生态分布的状态。由于关联点的增多和彼此关系的更加复杂化,更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消费模式的演进——玩并快乐着。消费者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状态或情绪,成为企业生态的组成部分,与企业主体共同推动着营销的进程,而不是由企业单独控制该营销过程。双赢乃至多赢具有了更大的空间。
◆外部协同的网络化创新。大范围的专业协同,已经跨越了企业自身相对封闭的界限或者说尺度,构成外部协同的网络化创新。企业将实际的控制权委托给企业外的人,将创新活动在价值链中加以分配给不同的合作者,以降低成本,让最适合的人感最适合的事,并且注意规避整体控制的“瓶颈”,从而加快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我们很多创新都是技术性的,而非商业性的,转化速度过慢形成重要瓶颈)。例如Linux操作系统、摩托车制造系统。
◆企业与消费者的协同创新。上述协同是在商家或厂家之间展开的,而这里是买卖双方的协同、企业和消费者的协同创新。买卖双方不仅是博弈对象,而且是利益攸关的协同者,这是一种更加深刻的变化。Web2.0技术使得消费者更热衷于网上活动,企业可以利用消费者的新变化来为自己赢得经济利益,“平台效应”成为一种新的生态现象。生产的过程、消费的过程与创造的过程密集交融,甚至被压缩在一起,仅从跨幅、活跃、分布等角度已经不能有效解读这种现实生态,所以必须及时关注这种生态变化,及时总结出新的规律。比如韩国的OhmyNews利用6万名“大众通讯员”自己撰写在线新闻,网站访问量达到每日70万,迅速成为韩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渠道。
◆从互动中发掘更多价值。在厂家、商家、消费者彼此互动中挖掘商机,形成不断增值的可能,在运动中培育竞争优势。核心问题是提高工作有效性而非工作效率,不是做得最快、不是做得路径最短,而是做这件事的效果最好。这就使个人和团队以更为巧妙快捷的方式来互动,从而创造新的机会和价值。诸如Wikis、虚拟团队环境和视频会议。
由此看到,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开放式结构这些新的特点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与我们理解的封闭式传统企业的生态相比,它具有新的特点,为我们生态策划的操作提供了更多可资借鉴的资源,尤其在IT业、服务外包业等领域。企业生态的结构也是随着商业社会的进步而逐渐变化和发展的,有很强的时代性特征,尤其在生态分步的具体形态上要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要拘泥于现有的理论框架简单的对号入座,在企业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规律,指导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