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我参与的公益活动中,我感受到公益发展的某种新的脉息:友成动员年轻大学生参与的具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意义的“手工益设计”大赛;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YES发起的大学生黑苹果与白领黑苹果活动中的清零式白领现场公益;湖南大学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行动,甚至把这样的公益创业行动与新农村建设关联;在江苏盐城动员大学生村官由官的概念向村庄社会工作者转化;南京首届公益展示交流会中,年轻青年公益团体的蓬勃发展令人振奋;在雷励中国的慈善拍卖活动中,青年远征正在变得更有号召力,显现出走出来的青春如此散发光华。我非常荣幸在新公益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积极分子的角色。
在这些公益的潮流中,我们可以看到四个强有力的新因素:其一公益今天的进步,不只原来的行政化的模式需要在变革中调整,就是原来已经有的公益模式也面临着迅速改善的必要,否则面临着年轻人迅速崛起的公益热情,这些原来的模式正在变成限制性的框框。其二公益的疆界正在明确地由原来济困式公益为主的模式,向发展型公益领域拓展,这使得公益的想象力、吸引力与拓展力大大加强,也让公益在丰富的同时获得活力。其三公益的资源面正在扩大,原来比较僵硬的期待政府与富人支持的模式,正在快速地变成企业自主、群体动员、小额募集、网络动员等更多种更有传播型与感染力的可控发展模式。其四人才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更多的受过良好教育与工作经验的年轻专业人员投入公益,大大提高了公益的质量与效率,也有助于强有力地改善公众对于公益服务的感受与形象。在新公益的发展中,出现了不少可喜的环境发展:一是不少地方积极尝试实行无主管的注册制度,为公益组织诞生提供了更为顺畅的支持服务;二是实验性政府采购与公益基金会的对外采购有所增加,从而为公益组织的多元化资源来源提供了现实可能;三是包括科学松鼠会、黑苹果青年、雷励中国、赛扶等组织,正在探索出新型公益动员、行动管理与社会影响的崭新模式。与此同时,有不少发育滞后的因素还是值得提醒:一是大部分企业家注册的公益基金会启而未动,导致公益基金未能及时挹注到急待支持的公益事业中去;二是不少企业家基本上把公益理解为个人学习与业余爱好甚至玩票领域,对于推动公益的规模化与产业化提供的支持过弱;三是大部分地方政府在公益政策上管制的政策思路依然强于支持的政策思路。因此,新公益目前呈现出的态势还只是一个起点,还需要更大支持。
昨日场景:在毛里求斯投资论坛发言:中国对外投资的特点。认识不少非洲各国的朋友。
今日小诗:
影随
我去过很多地方,
貌似到处都留下影子。
其实美景留在我的脑海,
却永远不会失去自己的影子。
生命有限,
我们有的是可到处留痕的影子。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荠菜豆腐
荠菜半斤,洗净后切成寸段。老豆腐两块,切成条状块。起油锅,煎翻豆腐四分钟至微焦黄,放入荠菜,炒一分半,放食盐酌量,小炒下出锅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