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草原生态保护有了补助也为旅游业发展助力
李华新
6月16日,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正式启动。当天,在昌吉市召开的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会议上,自治区副主席钱智和各地州市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天山网昌吉讯)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新疆草原全覆盖、牧民全惠及、资金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一项牧区惠民政策,为实现草原牧区“转人、减畜、转移生产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现在用于草原生态的保护这笔钱就要到位了,全力做好草原生态保护和牧区经济协调发展这篇大文章,努力实现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后发赶超。也就有了具体可以实施的计划了。目标是通过5年时间,使新疆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同时通过实施牧民定居及牲畜标准化小区建设,使新疆以天然草原为主的传统饲养方式转向以舍饲养殖为主的现代养殖方式。
根据正式出台《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自治区所有可利用的6.9亿亩(新疆可利用天然草原总面积为7.2亿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辖的草原面积为3000万亩,兵团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由其自行制定)实施禁牧或草畜平衡。有15150万亩草原实施禁牧,53850万亩草原实施草畜平衡。
实施禁牧的15150万亩草原主要有三大块,一是荒漠类或高寒类草原11810万亩;二是2007——2010年退牧还草禁牧区3190万亩;三是150万亩重要水源涵养地和草地类自然保护区。这些草原的保护、开发现在保护和恢复生态才是第一位的,而且在今后的旅游业的发展中,也是只有草原生态真正得以恢复那么受益的不仅是农牧民,也将会给新疆的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其实对于草原生态的保护,不仅只是对草原生态本身的 ,而是现在的生态资源所带来的效益,不仅只是给新疆一个更加具有草原生态的外部环境,还是因为新疆现在的旅游业要把草原的生态资源作为一个和旅游业吗,密切相关的产业来进行深度的开发。草原是新疆重要的生态屏障,是牧民们重要的生产资料,它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新疆对风景名胜核心区草场实施常年禁牧,保护草原景观,确保游客能看到山花烂漫、草长莺飞的景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旺季过去了,牧民们还可把草割回去作为牲畜冬季食用。各地将引导牧民转产从事旅游服务业,可以获得更高的的收入。在喀纳斯、天池、那拉提等景区,许多牧民家庭实现了定居,他们在景区开设的农家乐接待点的收入是单纯放牧牛羊收入的数倍。
由于长期超载过牧,造成草场退化加重,个别区域毒害草滋生,水土保持能力降低,成为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通过禁牧,可以快速恢复草原生态功能,同时可以打造成世界知名的草原景观带,为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助力。
了解了这样的一个实际情况,我们就能深切感受到,对于草原生态的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并且做到全区草原实施禁牧或草畜平衡,而对于喀纳斯、天池、那拉提、赛里木湖等草原实施禁牧打造世界知名景观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新疆草原生态保护有了补助的钱就好使,而且是草原生态的保护也不光是一个花钱的事业,草原生态得以恢复,今后还可以具有旅游业的效益,也是一个双赢的事情。
(济南 李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