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

陈岩锋

 

2010年8月7日8点50分登机。半路上车坏了,这个征兆或许可以替代事故在空中出现。可心头仍然忐忑。汽车或火车出了事故,还有逃跑的余地,而飞行器出了故障,九死一生的概率都难以出现。这是我一直不喜欢乘坐飞机的缘故。

在河南境内,浓厚的白云在下面翻滚,大地淹没在云海里。到了黄土高原,仅剩下朵朵细屑,城市与乡村稀稀落落的偶然能看到几个。越向西行,越显得荒凉,戈壁滩出现了,水流冲积的扇面与沟壑逐渐增多,但是见不到河水的流动,村落少的历历可数,偶尔闪现出稀罕的绿洲。沙丘与干涸的河道充满了视野。

到了乌鲁木齐附近,机身抖动的厉害,虽然空服小姐提前告知了乘客,但是我仍感觉到心悸。尤其有些乘客惊恐的尖叫,传递了恐怖的气氛,更加觉得此次游历可能是有去无回了。

机身被气流激烈抖动的时候,也是下天山的时刻。虽然此时正为炎热的夏季。在南方已是汗流浃背心烦意乱的季节,天山的山腰之下虽然绿意茵茵,山顶却是白雪皑皑。在座位上不但村落车辆看得更加清晰,甚至行走的路人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明天就可以游览天山,机上与下的感觉一定不同吧。

盘旋的飞机发动机转速慢慢地减少了,渐渐降低了速度与高度,下面的楼宇与工厂清晰可见,直至能看清机场的围墙与绿草,飞机在强烈的撞击和尖利的摩擦声中降落在处于乌鲁木齐郊野的地窝堡机场。

与2002年底到甘肃不同,假如依地理位置而论,新疆对于中原与东部沿海更为遥远,哈萨克族和维族的风土人情与华族迥异,甚至被视为边疆之异域。然而站在欧亚大陆,新疆却是中心,我们所居住的中原与沿海才是边疆。倘若以中华文化核心而论,自然还是中原为中心,新疆为边疆了。

出了航站楼,接待的旅行车早已等待多时。从地窝堡到乌鲁木齐市区从外表看与内地差别不大。除了多一些阿文的广告和标语,看不出有差别在那。即便到了市区,城市建设也未见得有特别之处。高楼与立交桥并无二样。

车子在乌鲁木齐市内转悠了一圈,我已失去了方向感,停靠在联强宾馆之时东南西北却难以辨认。把住宿安排停当,我们便开始寻觅美食的去处。“天下第一盘”是当地人推荐的地方。菜品吃起来并未见得有什么特色,甚至没有内地的大盘鸡好吃。看来所谓的天下第一盘图有虚名,唯有一个大盘子值得纪念了。喝的是520ML乌苏啤酒与100多元的伊力特曲,味道与内地相比更为浓郁。

酒足饭饱之后,相约一些人去游玩。新疆国际大巴扎是主要的去处。没有到大巴扎据说白来新疆。大巴扎很有地域风格,建筑特色与阿拉伯国家无异。此地也是维吾尔人聚居区。2009年的75维族屠杀汉族事件主要发生在这里。如今表面已经风平浪静,但是民族冲突造成的矛盾是否暗潮涌动也是人民与政府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从大巴扎高悬在墙壁上的标语便可感觉到杀气沉沉:“不要‘玩火’,要玩火柴。停止,STOP,斗殴、骂街、耍横等娱乐活动!!!”。

大巴扎卖的有地毯、丝巾、银器、乐器等物品,也有巴旦木、核桃、红枣、葡萄等土特产,品种繁多,可生意大不如前。二楼空荡荡的。除了外地游客本地汉人很少光顾。我买了一把匕首,非常锋利,虽然很厚重。维吾尔中年男子要600元,我只给了他220元。据对面的汉人姐妹说,这个价格已经非常便宜了。75之前随便卖300多元。匕首属于管制刀具,不能携带登机,他带我去“木斯塔法”邮寄,快递费都需要50元。又买了一条丝巾和核桃、葡萄干。然后在路边招手拦了一辆“出租车”,上了才知道是黑出租。一个维吾尔老汉操着生硬的华语,10元钱把我们送回了饭店。虽然20时许,在中原和沿海天近傍晚,由于时差,乌鲁木齐仍是白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