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争口气做出“宽进严出”的试点
备受关注的南方科技大学再次被推到聚光灯下。据称教育部要求其教改实验班学生必须全部参加高考。下一步朱清时该怎么办?
在中国国家承认的普通高等教育学历必须要参加高考,这是一个硬杠杠,不然就是非法,或者说就是“野鸡大学”,朱清时在南科大试点不参加高考的初衷是想实现“宽进严出”,这就和现行制度撞车了。
我支持朱清时,前提是南科大要真正实现“宽进严出”,这一点要一丝不苟,不能搞虚假,不然就真的成了“野鸡大学”。
50年之前,也就是1961年国家进行经济调整之后,高中招生少了许多,由此国内就出现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就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那时候我父亲右派还没有摘帽子,他大胆的向组织上提出一个要求,从落榜的初中生招收一个实验班,他当班主任,三年后再做评价。他的指导是想是:“分数是暂时的标志,知识是永久的财富。”他特别强调知识的价值取向,这是用于改造世界的,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人类自己的价值取向。这件事情最终没有做成,但是教育局划了一个普通的初三班,让他实验。事实证明了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这种引领是不能或缺的。
昨天我在中国教师报香山会馆和教师们一起讨论杜郎口的经验,我说了这样一段话:“应试教育的名师实际上是最不值钱的,现在却是很值钱。这是被颠倒了,因为满足应试的要求知识面是非常狭窄的,高中教材中的选修教材都排除在外,教师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做习题,学生没有创造性思想。”
就是这样,中国出现了应试教育,高等教育也形成了“严进宽出”,所谓“严进”也是有局限性的,只是从分数上评价的,这是非常狭隘的。
朱清时要改,你就大胆的往前走,不要在乎教育部怎么说,毕业后不承认文凭又能怎么样?你的学生如果是一流的,教育部不承认,社会承认这是最根本的认可。
教育评价最终不是教育机关说了算,如果是教育部说了算,也就是一个图章的标志。而社会的认可是最终的认可,也是最有价值的,最实在的。
没有什么放不下的风险,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你大胆往前走,前途是光明的,这是我对朱清时教育改革的期望,也是对南科大的期盼。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