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九十周年前夕,各地都在大唱红歌,红歌当中有一批大合唱曲非常经典。至今回荡在我的心里。比如:五六十年代的《歌唱祖国》、《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们走在大路上》,那集体的声音贯彻着集体的意志、气概、豪情、心律和脉动,其感召力震天撼地。而改革开放后,这种大合唱越来越少,更多的是那些张扬个性的流行歌曲,是一个人的抒情,说唱、喊叫和表演。
我住在奥林匹克中心区旁边,偶尔晚饭后到奥林匹克公园去散步,远远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歌声,那是一个个老年业余合唱队,有站成几排的,有围成一圈的,有手风琴伴奏的,有放伴奏带的,总会有一个人在主持和指挥。暮色中、街灯下,是合唱使他们走到了一起,这些爷爷奶奶级的队员是那么热情,那么投入。据说有从挺远的地方赶来的,大多人手中还有一本统一印制的歌曲集。“还唱不唱了?”主持人问大家。“再唱一个吧!”“好,就再唱一遍《我的祖国》!”于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那歌声穿越树木、人群,在夜空上响彻。
由此,我想到了企业管理。其实,企业的愿景战略就是歌词,企业的制度流程就是旋律,老板就是团长,经理人就是指挥。没有对愿景战略的统一认知,没有对制度流程的认真执行,就没有统一性、同步性,就不会有团队的协同和目标的实现。所以,做为企业就是要唱好自己这支大合唱。
前一段,有人说企业要唱好三首歌:一是《国歌》,要爱中国;二是《国际歌》,要有全球视野;三是《团结就是力量》,要打造团队。我说,还要再加上两首:一是《子弟兵和老百姓》,千万别忘了自己的员工和顾客;二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违法违规会要了企业的命。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合唱团,演唱出动人心魄的歌曲。首先,团长要选好歌曲,选好演员,做到每个人都有歌唱的技能,有积极的心态,熟记歌词,把握音律。同时,指挥要调动情绪,控制节奏,监测效果。
好的大合唱,不论有多少人,要按同样的节拍,发出同一个声音,不能有一个人荒腔走板。好的大合唱,每个演员不一定都是超级男声、女声,但大家合起来就会形成超级的声响音色。
韩寒做了一期刊叫《独唱团》,独唱就是独唱,唱得再好也与团无关。
大合唱需要技术,但更根本的是精气神。企业管理需要方法,但最关键的是观念文化。
大合唱的真正魅力就在一个合字上,和合就是它的灵魂。
大合唱的魅力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