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


   北平
                                                 陈岩锋
 
多年没到北平。2010年9月8日15时59分K926从郑州出发,车票买到石家庄63元,终点站本为哈尔滨,也带来足够的人民币,想去巡视一下中华的藩属地高丽及其百姓的生活是否如有些人描述的悲惨。已经坐上了去哈尔滨的车,脑筋猛然转变了主意:到北平与天津拜访同学与朋友。去哈尔滨的车子并非旅客均是去哈尔滨的,很多中途下车,虽如此,已经淤塞不堪,旅客非常拥挤,站立在过道,不但无座位而且无卧铺,我不能忍受环境的折磨,境况如此我一般选择躲避。身边的东北中年夫妇告诉我,这次车本很松闲,没有想到像今天拥挤不堪。他们并未有补卧铺的意思。告诉我:种地辛苦,赚钱十分艰难,到终点蜷缩在过道里也能忍受,不像你们那么讲究。我不知为此汗颜感到紧张还是热岛的效应,抑或其他因素使得我顿时焦躁起来,惟有逃出这次列车才能安心。告诉同学我要提前下车,不去灾难中的高丽,而是到首善之区的北平。叫他去车站接我。可当时我并不知道坐那次列车,更不知道到北平的时刻。
19:40车邯郸下车,乘务员告诉我并不需要出站,直接在站台里等候即可。可是车站值班员告诉我,出站也可以,等会还可以进站。在站里待着郁闷,我就听取了他的建议到了站外。邯郸车站十分荒凉,游人稀少,灯光阴暗,并不像其他地级城市的车站灯火通明。影影绰绰的灯光下只有晃晃悠悠的闲人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售票窗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想买到票再上车已经没有时间。我就冒然进了车站。告诉检票员我到车上再补票,她看我很恳切,答应了我的要求。坐上了20.04D4528邯郸开往北平西的动车。
起先我没有补票,上次车到石家庄,区间费用也不能冲抵,我看无人查票,到邢台实在躲避不了了就补了票,到北平西软座二等123元。二等不但没有坐满,一等只有一个年轻的售货员坐。我就坐了过去。然后把笔记本摊开,谛听着舒缓的音乐,竟然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田。连笔记本何时没电关闭的也不知,即便小偷顺手盗取了我也不会发觉。
虽然从小多次在京广线上走,感觉河北境内并不广大。怎么也没有想到从邯郸到北平400多KM,即使动车也需要运行3个多小时。上次我从武昌到岳阳也闹过这种笑话。习惯影响了判断:没有经过检验的理论的确靠不住。
同学再次打电话惊醒了我,这时车子已快到了北平。我收拾了笔记本,准备进入北平。同学在出站口等待我多时,多日不见十分想念,紧紧的拥抱着,然后打车到玉泉路的住处。此时已是子夜,饭店大多打烊,在宾馆我们两个边聊边喝,干了一瓶白酒一件啤酒才醉醺醺的睡着。
9月9日早晨没能早起,昨夜喝得太多,懒洋洋的赖在床上不想起来。到了中午才舒服一些,吃过午饭,然后坐地铁到北平站。
儿时开始我多次到过北平,有次甚至差一点走丢。北平站再熟识不过。那时为了买个包子必须要全国通用粮票,车站广场旷阔的走不到尽头,对面的饭店令人畏惧的耸立着,每到整点响起东方血的威严敲钟声,使稚嫩而不通世事的我敬畏不已。现在好像神圣被驱除了。站前广场的旅客稀稀拉拉,饭店也被更高的楼宇压制了,虽然钟楼还能响起东方血的曲调,我也成年了,也不觉得震撼灵魂了。虽然有人说,忘记历史即意味着背叛;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但在我眼里,历史均成了符号,只能在回忆中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