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4日上午,长城战略咨询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来所举办关于城市规划的培训。王凯是中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师,主持过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城市规划。长城战略咨询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也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我们是2003年首都规划修编项目合作中相识的,之后城市规划院在进行城市规划中,往往把产业规划这部分内容分包给长城所。王凯先生在这次培训中重点介绍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伴相生、城市规划在城市化中的调控作用、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发展的综合战略性思考、产业分析是城市战略的重要技术支撑四个方面的内容。培训非常精彩,其中有几点内容我很感兴趣:
第一,城市空间形态是由生产力条件决定的。比如,在唐朝时期的城市不存在街道,只有里坊;到了宋代,生产力提高了以后才出现了街道,因此才出现了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繁荣的街道的景象。
第二,我国整体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朝着“一带、七轴、多中心”的格局演进。未来中国城镇化水平在工业化的持续推动下将会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到2020年,城镇化的水平将达到56-58%之间。在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未来全国城镇空间结构将朝着“一带、七轴、多中心”的空间格局演进。其中一带是沿海城镇发展带,七轴是京广线等主要的交通干线,多中心就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关中等全国范围内的重点城镇群。最终我国城镇空间将建立起以交通为核心的城镇发展支撑体系,构建出一个多元、多极、网络化的城镇空间结构。
第三,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需要发挥城市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需要通过城市规划、战略研究对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来进行安排和管理。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定义城市规划是一门学科、一门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指导空间和谐发展,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由于中国的城镇化同时面临工业化和信息化,加之处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导致中国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更加复杂多元。这就要求中国的城市规划要具有宽泛的视野和战略的眼光,具有更强的研究性。一方面需要落实国家要求,确立更高的目标;另一方面要注重推动空间的整合拓展,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的平台。
会后我和同事们一起和王先生就中国城市规划的一些问题做了一些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在谈到城市的增长和发展到底应该采取哪种方式的时候,我提出了我的观点:“目前很多区域仍然保持着以工业用地的观念来做城市规划。很多地方政府琢磨的都的是给企业多少土地空间,这种思想观念和安排是不合理的。有时候保护好一块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块,做好限制开发,对周边带来的经济效应可能远远大于直接给企业多少亩地的经济效益。如何看待城市发展与空间利用的这个关系?”王凯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很复杂的问题,应该重点从两个方面考虑探索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做好城市整体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协调问题,对不同层级的空间资源建立分级管理的制度。另一方面,要改变对不同的行政主体建立干部的不同的考核机制,建立对不同的功能区的考核制度。
2010-11-04 | 区域可持续发展要因地制宜,选准模式
2010-11-02 | 创建全球链接,打造世界光谷
2010-08-23 | 一个智库的成长故事
2010-05-31 | 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核心问题
2010-05-15 | 认清“十二五”规划的宏观背景
2010-04-23 | 机会均等与藏富于民
2010-04-08 | 关于专业园和工业小区的空间差异
2010-03-04 | 追求“人的尊严”是普世价值
2010-02-10 | 以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
2007-11-21 | “赛马”之前,识别“骏马”
2007-09-18 | 谈如何利用培训助力企业腾飞
2007-08-15 | 说说企业培训
2007-06-18 | 培训引领企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