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美国的SNS企业,LinkedIn上市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国内LinkedIn崇拜热潮冷却过后,一个问题也袭上心头,商务SNS在国内能否像LinkedIn一样火爆?在国内互联网市场,既有天际、若邻等LinkedIn模式的追随者,也有诸如大街网自创门派的一系,还有新浪微博等实力强悍的巨头,可最终谁有可能成为中国的LinkedIn呢?
在讨论谁有可能成为中国LinkedIn问题之前,我们先探讨一下LinkedIn成功的原因。其实很简单,LinkedIn之所以被资本市场看好,原因有三:一是准确的定位;二是强大的后台数据整理功能;三是最简单的用户体验。
眼下,SNS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娱乐型的SNS,典型代表是Facebook和刚刚上市的人人网;另一类是商务型SNS,典型代表是LinkedIn。在国内商务SNS市场,主要有大街网、天际网、若邻网等几个典型。其实,除上述几家外,新浪微博、腾讯朋友也属于商务SNS。那么,谁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LinkedIn呢?
我们必须清楚一点,美国市场不同于中国市场。说白了,在商务SNS市场,LinkedIn模式也未必成功,早年亚马逊在中国败北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在美国,亚马逊是很成功的电子商务模式,当其雄心壮志的杀入中国市场后,却惨败于后来者淘宝的手中。从国内电子商务领域的成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根据中国市场情况进行创新的模式才能成功,商务SNS亦不例外。
具体来说,国内商务SNS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基于SNS的招聘;二是基于SNS的商务拓展。眼下,传统招聘网站的成功率日益降低,难以满足企业的对人才的旺盛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微博招聘和SNS招聘浮出水面。
尽管SNS招聘只是一个尝试,但凭借出色的粘性和高效的优势,SNS招聘正成为一个热门的SNS细分应用,大街网便是最早涉足SNS招聘的一家企业。不同于传统招聘网站的中介性平台,大街网实现了用人企业HR和用人部门员工与求职者进行直接对接,更加精准的匹配,从而实现了更容易的求职。在此平台上,学生能够直接查看职位的发布人、所在公司、职务、姓名、头像等全部信息,并且直接可以进行交流。
从表面来看,大街网的模式与LinkedIn类似,但两者的运营体系和方法有着天壤之别。据IT龙门阵上,大街网创始人王秀娟称:“大街网和LinkedIn有很多不同。LinkedIn以高端人群为主,而大街网以低端为切入点,从学校开始切入,同时在人脉方法、跟职位相关的撮合模式、推荐模型方面,更符合中国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
当年,淘宝之所以能够打败亚马逊,就是因为淘宝的模式和使用,更符合中国用户的习惯。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大街网所倡导的这种SNS招聘模式,绝对具备成功中国LinkedIn的潜质,因为大街网的模式在国内SNS领域最具优势。
谁有可能成为中国的LinkedIn?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