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招聘市场洗牌:大投入让位专业化


  曾几何时,国内网络招聘行业三驾马车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风光一时,甚至曾象如今的团购网站一样竞相烧钱,成为各大媒体(无论传统还是网络媒体)的广告大户。以2008年为例,该年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的广告投放金额分别为1.1亿元、5000万元、2000万元(这一年智联招聘亏损1.7亿元,中华英才网亏损1.75亿元,前程无忧盈利7700万)。

  这种情况自06年始持续至今,此类传统型网络招聘网站在多年持续巨额广告投放的同时,其经营巨亏的情况亦相伴多年。

  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招聘是个没落市场,相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人才流动变得越来越常态,网络招聘一直被视作市场“香饽饽”,最近几年整个市场规模也一直以两位数在增长。

  显然,网络招聘市场仍然有着很好的前景预期,在各综合型网络招聘网站巨额亏损的背后,资本仍然能看到这个巨大金矿的潜力还远未得到有效利用和开发。近期,各大互联网巨头如百度、人人、淘宝等纷纷宣布进军网络招聘领域,这一进一退之间,预示着国内网络招聘市场将迎来又一轮洗牌。

  但怎样在网络招聘淘得真金,以及网络招聘行业如何健康发展,仍是一个备受业界争议的话题,尤其是在多年巨额广告投放后整个市场并未出现显见的优胜者态势时,对烧钱竞赛的市场拓展模式的质疑一直不断。以“SNS+网络招聘”模式起家的大街网CEO王秀娟认为,“任何一个行业,广告投入都不是万能,比起投入,更加重要的是企业的专注”,她认为,三巨头为代表的网络招聘网站之所以持续巨亏,除了大把烧钱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并未形成更好的、差异化的经营模式,比如只提供单向式服务等等。

  就笔者看来,纯以资金投入来赢得眼球,并期望赢得市场的竞争模式虽不是一无是处(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市场,广告的力量不容忽视),但对网络招聘网站来说,除了通过明星代言等纯广告运作,更重要的是应该提升服务品质,并且以专业形象示人才是正道。广告有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但美誉度和忠诚度的建立与巩固却更应以内在品质和服务能力为依靠。所以,将来的网络招聘市场,大广告投入、以营销为主的粗放模式必将让位于专注化、专业化服务为主的精细模式。

  这点大街网提供了范本。这家由前千橡CMO王秀娟在09年创办的网络招聘网站,走的不是传统门户式网络招聘网站的做法,而是直接从SNS切入,通过更鲜明的互动招聘来吸引并留住用户,而在运营模式上,对传统的招聘网站进行了革新,传统网络招聘网上上的收费功能如出售企业会员帐号、代发布信息、广告、简历等通通免费,而是充分利用其SNS的特点,借助个人空间、微博、群组/BBS、人脉交友、职位搜索等Web2.0方式,提供更精准的招聘渠道,通过企业互动增值产品与智能化匹配产品进行收费,改变了网络招聘市场既有模式。“通过人脉关系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进行商业联系和沟通等等,是一种行业趋势。”王秀娟如是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