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带血的遗书:生命背后不可承受之重


  编者按:

  关于自杀的报道很多,纷繁复杂,也因为我们平常自杀的现象太多,看到类似的标题都略过了。其实,每一起事件都有着非常深的原因,如果深入自杀者的心灵,你会发现,它跟我们周围的很多人的经历都有相似之处。自杀分布于各个年龄层次,学历层次,有是出于对社会的绝望,努力奋斗却找不到通往美好生活的出路,反而受尽欺凌;有出于对感情的受挫,一时的心灰意冷和心理压力承受过重导致虚无;亦有学业受挫而导致心理压力的沉重,等等等等。

  这些原因,其实是校园的普遍现象。什么因素使得自杀者承受如此之压力?他为何要选择自杀而不是其他的出路?这是思考问题的两个方向。

  通过自杀者的遗书,也许可以找到通往他们的生活和心灵的最佳道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只能得出一些教条式关于社会不公和自身心理问题的结论;用心体会,寻找各种心理矛盾冲突的交织,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

  下面是网络上能够搜集的自杀者的临终话语,供参考。

  女大学生刘伟的日记

  临终前的心灵挣扎

  “感觉好累,好累……每天都感觉不到生活的美好,看不到未来和希望……总是没有信心,没有目标,过一天算一天,不知道前方的路如何,就这样消极地度日……再这样下去,不知道将是什么样的恶果。”这是刘伟生前最后一篇日记中记录的心灵感受。

  “要毕业了,我却不知道如何主宰自己的人生,自己成不了自己的主人,而是奴隶,只在压力中度过,能不痛苦么?”

  刘伟在日记中反复倾诉着自己的烦恼,“每天都在做一些心不甘情不愿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总想着逃避,却又不敢逃避,硬着头皮去做,总是很痛苦,无助,都大三了,眼看就步入社会却变成了这样,实在是可悲啊!花着钱浪费着青春……可悲啊!

  在这同一篇日记里,刘伟反复好几遍用到“可悲”和“无助”。

  “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生活目标,而老是看着周围人的生活方式,是何等的痛苦和无奈……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整个人变得神情恍惚,有时真想离开这个世界,因为它不再让我眷恋,可是,唯有含辛茹苦的父母让我放心不下,我不能对不起他们,自己再痛苦也要撑着,虽然很累,很累……”

  这是2008年10月9日的日记,刘伟第一次恍惚地提到“轻生”的矛盾念头。

  “心总是静不下 来,想学却力不从心,大三了,按理说马上要走上工作岗位了,应当尽快从学校向社会转变,或者备战接本考试……结果呢?却是如此地无奈、痛苦……每天压抑着 自己,想要出去疯,出去喊,可又不知道该向哪,如果再这样下去,整个人非得崩溃不可,真的撑不下去了,我必须改变,否则,只能自己毁了自己,没有人这么 傻,自己折磨自己,何苦呢?”

  “逃避现实,是 最无奈、最懦弱、最愚蠢的表现,而现在的我却一味地逃避。想着辍学,可又一想,亲人、邻里会怎么看,堂堂正正一个大学生竟然连个工作都找不到,面子又往哪 放……总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不出来了,总想一直睡着不要醒来,因为醒来就要面对现实。我该怎么办?自己已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

  接连几篇日记,刘伟都处在心灵挣扎之中,压抑地令人窒息。

  “感觉自己像个傻子”

  “不能再这样折磨自己了,再这样下去非得崩溃不可,总是胡思乱想,害怕找不到工作,心里总是一百个担心,结果,恐怕什么也干不成,一无所用。”

  “在别人看来,你们大学生都可以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真正做了大学生才知道远非如此,工作是何其的难找,未来又是何等的渺茫。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早知如此,我宁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孩,过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农村日子,也就知足了!为什么非要走这上学路,注定要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罪。”

  刘伟的日记中,无处不渗透着即将面对就业的压力。

  9月13日她写到,“本想利用十一期间搞促销,今天去商场学习,看似低级简单的活儿对我来说却是那么难,我连洗衣机的功能和型号都记不住,大脑完全迟钝了,连最起码的与 人打交道都不会。一个大学生,最终却什么也干不了,整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眼高手低,粗活不屑干,细活又找不到,结果是什么也干不成!这就是一个大学生 的悲哀!”

  “一个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如今我的大脑好像失控了似的,每天过着不情愿的生活,一看到课本就头疼,想着挣钱之类的,而且压力特大,挣钱吧,走出校 园来到社会,感觉自己像个傻子似的,什么都不会。学校里学的东西百无一用,想找份糊口的工作都是那么难。”

  百般心理冲突中,刘伟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心态关键靠自己调节,整天担心找不到工作,这样在忧郁中度过有用么,值吗?……再这样下去最终毁掉的是自己,工作难找应该努力学习,武装自己,让自己更完美,自然就好找了。没有抱怨的时间了,赶紧振作起来吧!”

  滚雪球式的就业压力

  “真没想到,暑假里我想找一份临时工都是那么难。不敢想象毕业后找一份对口专业的工作该是怎样的情景,真的很不容易,现在已经不断地降低自己的标准,哪怕从事体力的活都行,然而,却还是那样的难找。”这是2008年5月23日刘伟写的“就业难”心得。

  “今天去参加有关话务员的培训,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有近200名同学报名了,原以为没多少人会干,一个小小的暑假兼职竞争就如此激烈,可想,就业有多么的艰难!”6月4 日,刘伟在日记中又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还没有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毕业即将临近,现实就在眼前,纵然有千万个不适应也得适应,所谓‘适者生存’,人只 有适应社会,才能更好地生活!如果不改变自己,那么只能被淘汰,赶紧直面生活吧!”

  “自从升入大学就一直萦绕在耳边的是‘找工作难’,多少大学生毕业后没有工作,一直感觉压力很大,常听人们形容招聘市场人山人海的壮观,但从没有真正见过那样的场面,既想去看看却又有恐惧,内心极矛盾。”

  从日记中看出,刘伟是在2008年6月7日第一次参加就业招聘。

  “昨天是第一次去参加一个小型的招聘会,尽管来招聘的不少,但大学生更多,每个桌子前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好不容易挤进去了,一看都是招聘业务员,促销一类的,没有适合自己的……想找一份满意的真不容易!转来转去,也没有签下几个,与想象中的差远了,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现实总是那么残酷,让人无奈!”

  招聘归来,能感觉出日记中的刘伟是万念俱灰。“已20多岁的我还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感觉承受不了社会的复杂与混乱,一直身在校园里,总是把一切想象得那么美好,当要真正面对时不免有些恐惧。不看招聘会还好,看了反而更增加了压力,心里又多了份负担……”

  真不想愧对父母

  “爱面子、虚荣足足可以摧毁一个人,而我就是这样一个失败的人,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的选择是这么的错误,明知道家里穷得叮当响,只要不欠外债就OK了,自己不去打工挣钱,还偏偏选择了上大学。”

  刘伟在日记中经常有这样的愧疚,她觉得自己上学是拖累了全家。

  “就是为了自己将来能生活得好点,为了让别人高看咱,家里负债累累依然坚持上学,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父母的辛劳之上。为了我,父母省吃俭用,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而别人家的孩子,早早就辍学打工去了,逢年过节回来给父母带些城市里的新鲜东西,也让身为农民的父母尝尝鲜儿,开开眼界,饱饱口福,而我却没有能力为父母 买任何东西……”

  2008年9月 2日,刘伟在日记中倾诉着自己的苦闷,“每年花着高昂的学费,不但没有学到本领,反而变得郁郁寡欢,遭受着精神上的折磨,一边花着钱一边受着罪,这是干什 么呢?毁了自己也负了父母……当初就是因为想做个大学生,过过瘾,让别人羡慕下,虚荣心占据了上风,就为了面子,明知道家里穷,还硬要上学,全然没考虑父 母的痛苦,然而现在却异常痛苦。唉,真的很懊悔啊。”

  事实上,刘伟曾是个很自信很坚强的女孩。2007年9月6日,她写到:“如今我已是成年人了,按理说不应该再向父母要钱了,自己能解决的尽量解决……以前我曾抱怨命苦抱怨贫穷的双亲,上天不公,现在,我不再抱怨什么了,甚至要感谢贫穷,是贫穷让我变得坚强,成熟……

  后来刘伟在日记中这样总结自己的变化,“如果我没有上大学,可能会遗憾一辈子,而现在上了大学,快要毕业了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更觉得遗憾。

  “我该怎么办?……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谁能救救我?……”刘伟在日记中悲痛欲绝,无数次地发出绝望的呐喊。

  合上这本厚厚的黑色硬皮日记本,记者的眼前老是晃动着刘伟的身影,一会是她舒展双臂奔跑在校园的美丽身影;一会是她紧闭双眼、满脸惨白躺在太平间的绝望之躯。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本带血的日记,一起来思索她走上死亡之路的原因吧。燕赵都市报 (本文来源:华商网 作者:静冬) 

  永别了,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的遗书

  想好了。我想我真的想好了。

  这个世界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我在这里再怎么折腾也激不起半点涟漪。所有的努力都会被既得利益集团踩在脚下,所有的奋斗都面临着举步维艰。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最终下了这样的决心。世俗的炎凉,尘世的丑恶,恶心的嘴脸,可恶的压力,你们都随风去吧。

  对不起。对不起。

  我可怜的让我万般不舍的妈妈,最对不起的就是你……我此刻一想到你苍苍的白发,粗糙的双手,一年大部分的饭菜只是馒头就咸菜,一件蓝色的夹克穿了那么多年,每年过年都是那一件,我都会心痛得要死。

  儿子不孝,不肖,没能让您的付出得到回报,这么多年您一个人含辛茹苦供我一直读到北邮的博士啊……曾经,我所有对您的承诺,都没有办法履行了,对不起,对不起……

  儿子是一个没有用的人,自从离开老家以来,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让您也能来北京吃一次烤鸭,看看天安门和故宫,住上楼房,坐上小车,不用再为了我去捡垃圾、拾破烂,不用再去给人家工地上做饭赚钱瞧人家白眼……

  可是,这么多年了,我什么都没有给您,我甚至连您一直想要却舍不得买的假牙伴侣都没能给您买到,每当晚上躺在床上想到您每顿饭都在用那戴不牢的假牙痛苦地磨着干涩的馒头,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一百块啊,不过是一百块啊,一百块还不够那些老板官员们抽一盒烟的钱,我却给你买不起!

  我太没用了。

  现在知识太没用了。有用的只是金钱和权势,有用的只是关系和背景。

  现在要凭正直的才华去出人头地,太难太难了。我也曾试着找过工作,但是没有 人用我。我对这个世界彻底地绝望了。

  绝望了。我的肝又开始痛了,不能再写下去了……我走之后哥哥一家就应该会对您好点了,保重……终于可以一了百了了,我 很高兴。永别了,妈!

  张存晓校内遗书

  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父母了,我死了你们不用太伤心,你们儿子其实很不听话的,你们的猜测也都是正确的,我在学校里根本就没有学习过,每天都是在耗时间,我现在死了没啥可惜的。知道我死了会对你们造成挺大打击的,不过你们以后也不用为我的房子,婚事啥的发愁了,以后少干点活儿吧,多享受几天,人活了一辈子为了啥啊。还有我的姐姐,以后就只能靠你一个人照顾家里了,其实以前家里就只靠你了,希望姐夫再勤奋点吧。

  大姨,世中哥哥,小舅这都是实打实帮过我的亲戚,我以前还憧憬着什么时候能我发达了报答你们一下,不过现在不可能了,不好意思啊。

  谢师兄,李老师等对不起了,可能给你们带来麻烦了。学校领导什么的我就不道歉了,因为我死了和学校还是有比较大的关系的,给你们带来点麻烦也是应该的。

  以前的亲人朋友们再见了。我其实也没啥朋友,还曾经有两个妹妹,希望所有关心过我的人都过的快乐吧。

  感谢我的某些同学们,没有你们的戏弄和排挤,我是没胆量死去的。或许你们没觉得有什么,但对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这样就不好了。如果人死而有灵,我一定会报答你们的。

  宿舍的几个兄弟人还是不错的,不在上述同学之列,给你们造成的麻烦请多包涵。不过希望你们帮我一个忙,把我的钱包,电脑啥的寄回家。山东龙口市黄河营村张平先收。邮编你们帮我查查吧。

  要走的时候发现其实有挺多话说的,不过要我写出来就这么乱了,各位看官凑合看吧,毕竟我能写的出彩我就不要去死了。还有,我死之前最讨厌的就是有人笑我。不过笑我我也没办法,那就在这儿诅咒一下所有知道我死讯笑我的人,让他们以后工作生活没有一件顺心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