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梅花大奖”与提升川剧影响力


角逐梅花大奖与提升川剧影响力

李华新

    第25届梅花奖赛场上百花斗艳,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争夺梅花大奖的重庆市川剧院沈铁梅、沈阳评剧院冯玉萍和江苏省滑稽戏剧团顾芗三位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设立23年来,三度探梅成功而捧得梅花大奖的,至今只有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话剧表演艺术家宋国锋和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裴艳玲。

经过5天的激烈争夺,62日,梅花奖中场休息,硝烟暂停。(《四川日报》110603

沈铁梅代表川剧冲击梅花大奖的沈铁梅的演出剧目《李亚仙》是根据川剧传统名剧 《绣襦记》改编的,以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重新演绎了歌伎李亚仙与官宦子弟郑元和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式的《茶花女》。经过5次创作修改的 《李亚仙》,全剧的结尾发生了与以前截然不同的颠覆性改变。在唱腔上以川剧的高腔为主,但又在需要的地方融入了京剧派的唱法。服装和造型既是川剧的本体,又有别于老式装扮。可以说是一出地道的老戏新探。我认为这出戏较为集中了川剧的经典元素,从中能够看出川剧在继承与创新上的脉络。

    

    对于川剧这次冲击“梅花奖”,这次带《李亚仙》来,一方面是为了让观众和评委了解到我对人物的塑造不是单一的,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老戏新探的实验,为抢救解放更多优秀的川剧传统剧目探索出一条好路子。

    

川剧已经有400多年历史,是我国四大剧种之一,有一亿多观众。如果有这样一个至高的荣誉来肯定我们川剧有人有戏有希望,川剧的影响力会大大提升。我对川剧有信心。

    川剧《李亚仙》是重庆川剧院打全国牌,创重庆戏,继首届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金子》之后倾力打造的一部传统名剧、现代表达的古装大戏。该剧情节曲折委婉,讲述了歌伎李亚仙与官宦子弟郑元和之间的传奇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至纯、至真、至性的李亚仙形象。

     

     20095月,该剧参加第三届中国地方戏南北片展演获得大奖,受到评委专家及观众的一致好评,首次在全国大赛中绽放光彩;11月,该剧参加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分别在上海艺海剧院及华东师大演出,受到上海市民及高校师生热烈欢迎,演出场面火爆。

   当然其他的两位演员所带来的剧目,也是颇有竞争力的,只是在人们对于川剧也是呼声很高的,因此,从川剧的影响力和历史悠远来看,川剧名角今天来冲击梅花奖,其目的已经不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誉,而是承载着死不能够冲击梅花奖的重任;而且如果能够冲击成功,那么对于抢救和开发更多的川剧的确是有提升士气和重振繁荣的责任。

   就像《李亚仙》的古典的题材在用现代理念进行诠释一样,假如历史的责任需要现在由重庆市川剧院沈铁梅来承担时,那也是一种历史的使命使然!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