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全国网友端午节快乐
悠悠端午岁月长,
人间传说费思量.
历史难求真面目,
只留美事万古扬.
说:
端午起源于立竿计时后.母系社会前.由于计时的产生给人们在交易.执法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作弊行为层出不穷.人们为了进一步规范计时的标准性.合理性.强力需要端正中午的标准.由于影线计时的不确定性和地理环境的差距.造成误差很大.争端很多.人们热切希望社会生活中能有公平性.公正性.合理性的计时方式.把这种良好的愿望寄托在端午这个数值上(节日上).从此一直延续至今。
有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解:第一句讲的是端午节到底是谁讲出来的,第二句讲几万年传下来的节日是为了屈原去自尽,后二句讲屈原选择这个节日去自尽用尽楚江全部江水还不能洗尽他直臣冤屈。
附3:龙舟和粽子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
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
老人问屈原:“还有什么办法呢?”
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
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资料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