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退休局长打工10年替别人还债 邹蓝
山西夏县乡镇企业局退休局长胡丙申,在任时曾以个人名义为19个农户担保贷款69万多资金。后来8家及时还了,11家乡镇企业倒闭而没能还清,其中有一分没有还的。
老胡打工10年替别人还清了剩余的39万。如此做法是有诚信有承担的好人,这个不多说。
19户中8户还了,40%左右。69万中坏帐39万,也就是约55%的坏帐率。
我要说的是,乡镇企业/小企业贷款难,不是今天难,一向都难。为什么难?
政策固然是原因,老胡的这个结果难道也不是原因吗?
一半都不到的还贷率。让银行怎么放心贷出去?
还有,一半多倒闭,其中有没有能力不够而条件不够,创造钱到手的条件也要上的乱来?当然市场风险也可能是倒闭因素。
但是你要干,不可能挑这个因素可以接受,那个因素不可以接受。一旦乡镇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存在,任何风险都要面对。不会因为你是农民,半文盲办企业,风险就让你一半甚至躲你而走。温州有亿万资产量级的企业家,赌桌上一夜就输了三四亿而导致企业最近(2011年上半年)倒闭的事情。如此成功的创业和经营,都会因为人品人性问题而出麻烦。管理框架和所谓的企业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也非常重要,它不能保证你一定成功,但是能保证你不乱来。
拿了别人的钱去傻大胆冒险,事情败了烂摊子扔给别人,如此创业谁不会?因此,创办企业的人素质普遍不高,经营管理能力普遍偏低,经营结果普遍不佳,产品或者服务普遍竞争力低,治理框架缺失,这就是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目前的现状。
对比一下小额信贷几乎100%的准时还款率,我们就知道,乡镇企业贷款的坏帐,贷方和借方都有重大责任。贷方不清楚借钱人的真实状况和意图,以及人品;而借方有些则把这当待遇。当然小额信贷负责的地域小,人头彼此相对熟悉,这是银行的劣势,因为银行无法如此详实了解借贷人的主要动态。那样的话成本无限高。
能怪银行嫌贫爱富吗?银行自己也是企业,它除了专门的扶贫任务,其他都是经营行为。而按金额40%的还款率,按户数则是60%以上的坏帐户。只要脑子有点清醒的人,肯放心贷款出去吗?
看这诚信的退休局长感人事迹的来龙去脉,我就明白,中小企业贷款难,不是没有自身的深刻原因的。谁不怕自己的钱给人就打了水漂?
银行钱再多,也经不起放出去的钱一半以上回不来成为坏帐。行长亏了钱,不仅乌纱不保,奖金和工资可能都要缩水,他不养家糊口了?行长倒霉之前,办糟了事的人不先倒霉?为防止倒霉,它们不会先从紧掌握并且死死扣住一条:有人担保,万一的时候当替死鬼。
说到担保,一个刚当上基层公务员的农村娃,遭遇值得记住。一个担保的签名,价值很大,大到值一条命。他有一个朋友,后来才知道是明摆着要坑他的。下跪求他担保贷款。他过不去这个情面而签了名。贷款一到手人消失了。债主天天登门找他要钱。他家穷,而且正在准备新房结婚。迫于压力,他一个人到新盖的房子里了断了自己。
山西这个诚信局长的遭遇也表明,不了解,自己无承受能力的话,千万不要给人担保贷款。
201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