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是一种力量
——《责任践行2011》序
徐浩然
企业社会责任,如今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个概念的缘起来自于西方,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运动也始于西方,不过西方对此概念的认识也是一波三折。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若干纷争,再到90年代后众多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同和支持,期间先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企业社会责任”才逐步走上制度化的发展轨道。当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经从西方向全世界扩散和渗透,为世人认可和接受,成为改善社会的一项全球运动。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似乎来得稍晚了一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很多西方的采购商找上门来要求调查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中国的企业逐渐开始审视自己作为“企业公民”责任是否真的已经尽职,即便之前有很多企业都在或多或少的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例如安排就业、缴纳税收、劳动保护、节能环保等等应尽之责,但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社会责任制度流于形式、监管体制跟不上或有漏洞等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2008年,随着汶川地震所引发的连带效应,企业在大灾大难面前所展现的社会责任被进一步放大和被世人检视,人们似乎对企业的要求更高了——除了应尽之责之外,企业,你还应该做些什么?有的企业或者企业家,在这次事件中脱颖而出,当然也有的“阴沟翻船”……尤其是,让国人痛心疾首的三聚氰胺事件的突然爆发,也让人们对企业提出了良心的拷问,企业,你究竟做了什么?也是这一年,各种各样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十大事件》以及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开始登堂入室、轮番上演,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心关注到了一个从未有多的高度,这无疑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企业“公民意识”的崛起。
其实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应该是一种“被动之责”,因为社会现实告诉我们,一个企业需要取得长续发展,须兼顾到各个方面的利益方能避免各种可能的问题或麻烦。一个不注意节能、环保或违反社会、道德底线、公序良俗、缺乏爱心的企业,即便没有被政府或监管部门的惩罚,也会因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不满而在市场上受挫,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过失可能也会被诉之公堂,沉重的诉讼负累不仅对企业本身造成经济上的创伤,亦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公众形象,丧失竞争力甚至于关门倒闭。在不少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被量化为挑选合作伙伴的参考指标,如果合作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不佳,不仅仅影响合作效率,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不过令人心寒的是,即便我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上升到如此高度,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所导致的悲剧还会轮番上演,仅仅在食品这个关系到人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最重要领域,两月前大陆由瘦肉猪引发的食品安全危机,以及上个月台湾由于塑化剂滥用所引发的食品行业地震,还在持续发酵着,我们的企业究竟怎么了?
一个企业能否承担、如何承担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核心文化(当然不是表面文化)以及其最高决策者,也就是这个企业的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的管理境界。任何一个企业,首先要思考的当然是自身如何生存与发展,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个层面,而忽视了你这个企业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社区、为股东、为员工、为消费者,乃至为我们生存的环境做什么样的承诺和贡献的时候,基本上,你这个企业很难长大,或者长大了也会轰然倒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越重视社会责任的企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和速度也就越大。企业的美誉度不是虚空的,企业的品牌有三个“口”:第一个“口”是我说我自己好,那是卖广告的境界;第二个“口”是客户你说我好,享受着我的产品和服务之后夸我,那是第二个口碑的境界;第三个“口”是社会大众的口、公众的口,也许他没有用过我的产品,甚至于没有进过我这个企业,但是社会公众听到我这个企业产生一种尊重感、信赖感、喜爱感,那就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境界。我认为如果有这三个“口”,我、你、他的“口”都说你好,那这个企业就是真的好。
在我所供职的远东控股集团,这个中国规模最大的行业领军企业,用21年的成长历程,浓缩了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壮大的历史。“以和为本,以灵为术”作为远东一贯秉承的经营哲学,也是我们对社会责任认知与实践的理解与提升,作为远东社会责任委员会的负责人,有几点心得与大家共享:首先,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为社会源源不断的创造最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远东发扬“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精神,保持了行业第一的增长速度,各业务领域都获得不错的经营业绩,其中线缆主业尤其突出,电线电缆产销量已连续十几年蝉联全国第一。其次,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时刻关注利益相关方的权益,不断促进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远东秉承“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管理理念,对外营造诚信和睦的合作关系,对内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集团为员工提供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让精英人才在公司都有用武之地。大力推行全面激励措施,提升员工的使命感和归属感,追求员工与企业共同价值的最大化。第三,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可续续的科学发展。远东一贯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致力于将企业建设成一家绿色、环保、节约型的现代化企业。多年来,集团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了我国电线电缆产业的升级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生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力推动了电力传输的节能化、环保化和安全化,实现了企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第四,企业的社会责任还体现在尽其所能,帮助弱势群体。远东一直坚持扶持弱势群体,帮助与关爱残疾人。成立以来,集团先后安置了2000余名残疾员工就业。2007年5月,还出资8296万元,发起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定向资助残疾人就业培训的慈善基金会,为全国的残疾人点亮人生。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与裁员风波中,集团信守不裁员,不减薪的承诺,并新录用残疾员工近百名。此外,公司积极推行慈善和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安定和谐做出了贡献。
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和国际化,是中国很多民营企业未来不断成长的必经之路。中国品牌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无疑取决于中国企业自身在“社会责任、诚信创新、节能减排”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因为“社会责任”能够助推一个品牌的腾飞,而“诚信创新”能够打造一个世界的名牌,“节能减排”等这种环保低碳的行为能够为中国品牌在国际上赢得尊敬。中华文化有着重义而轻利的传统,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我们可喜的看到,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都自觉自愿的用社会责任的更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并陆续的向社会公开发布了他们的责任报告。许多企业在自然灾害救助和教育、卫生、文化、环保、慈善等社会事业通过各种方式捐款捐物,自觉地在三农问题、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支援老区和民族问题上用自己的善行善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国家和社会排忧解难,所表现出来侠肝义胆,令人欣慰不已。这些企业在倡导和践行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说明我们的企业和企业家日臻成熟,在拥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事业心和国际视野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他们主动融入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智慧和勇气。
责任,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速度,更是一份活力,责任筑就和谐,责任创造辉煌。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推动着一个个企业的茁壮成长,更将推进一个民族素养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责任践行2011》这本书及时的记录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这一关键时刻,给我们收录了在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企业,并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为企业社会责任践行探明了道路、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对很多正在从事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人士来说,极具启发借鉴意义。社会责任的履行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岁月中,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将认认真真地扛好社会责任这面大旗,以更新的角度、更高的视野、更快的步伐携手共进,全方位的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和谐发展,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是为序。
徐浩然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品牌学会会长
远东控股集团首席品牌官
201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