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山下质质朴朴的粽子
董宝瑞
今天是农历辛卯年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阳节,贴出几张昌黎粽子照片,祝光顾碣阳书斋的博友和访客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又乘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夏季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的活动内容,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屈原,故端午节曾被定名纪念屈原的“诗人节”。而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则是为了避邪。如今,端午节已经成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实,过端午节,对于大多数人家来说,主要是休假、聚餐和吃粽子,“避邪”一类的东西基本没有什么人再搞了。
“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芋丝韬。炊余胀满崚嶒角,剥出凝成细纤膏。”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其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粽子的制作,在北方大多数地区,比较原始,用粽叶包裹粘米蒸制就是了,要的是粽子的原滋原味;而在南方不少地方,花样似乎比较繁多,加有各种馅儿,包括猪肉等,堪称“馅粽”。“馅粽”,最有名的是浙江嘉兴的五芳斋粽子。原本,笔者并不知道,嘉兴除有南湖,还有闻名全国、驰名海外的五芳斋粽子。知晓五芳斋粽子,是在和讯结识活跃在岸风圈子的嘉兴才女如烟之后。前两天,如烟在笔者贴出的《昌黎碣阳湖儿童趣味运动会剪影》博文后面留言:“俺给董老师送粽子,祝您和您全家天天快乐!”笔者问:“是五芳斋的吗?”答曰:“是的》”笔者云:“回送两个昌黎齐家的。”如烟迅即问:“谢谢,什么馅的?”遂又有以下对话:“没有任何馅。很清香,纯正。今天中午,俺吃了两个。”“昌黎齐家的粽子不放馅的啊,那是淡的吗?还是甜的?”“北方的粽子是根本不包馅的,有的夹杂点豆。淡而甜一点。”“知道啦,放糖了。”“也不放糖,要的是本色味道和苇叶的些许清香。”今天,贴出的粽子照片,就是拍摄的这种本原的粽子。
摄影:董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