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之作,创新之作评苑泽明教授的《知识产权融资的风险、评估与对策》


探索之作,创新之作

——评苑泽明教授的《知识产权融资的风险、评估与对策》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191

苑泽明教授等著的《知识产权融资的风险、估价与对策:拓宽创新型企业资金瓶颈》一书已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于201012月出版。该书抓住我国中小创新型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读后感觉选题视角的新颖和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创新,通过研究得出的观点对指导我国中小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该书对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相关研究与实践发展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在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融资模式进行比较,提出了知识产权融资的创新模式,总结了知识产权融资的特殊规律和风险,探讨了融资目的的知识产权估价问题,对我国某些高新技术行业的知识产权融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三维”知识产权融资对策。

该书包括722节,主要内容有:第1章、导论。简要介绍了该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模式、知识产权评估和知识产权融资风险研究进行综述,提出该书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第2章、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融资现状调查与瓶颈分析。阐述了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及融资现状,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特性、融资现状及融资模式的演变,并以滨海高新区企业为对象开展调研,对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章、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模式与创新。通过对中外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总结知识产权融资特性及其规律,借鉴相关融资理论和国外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融资经验,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创新的融资模式。第4章、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风险与风险控制。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依附性、信息不对称性等特性,与实物资产融资相比,知识产权融资有其特殊的法律风险、变现风险和评估风险等。在借鉴风险和风险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依据融资的过程识别出企业面临的5种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提出具体的风险控制方法。第5章、基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目的的知识产权评估。评估目的、价值类型与评估方法、知识产权评估的公信力与知识产权融资率相关性很大。通过借鉴知识产权评估理论、知识产权价值形成与创造理论,分析对比了国内外知识产权评估实务规范与制度约束,提出基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目的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第6章、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实证研究。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与融资结构、知识产权与融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水平与知识产权融资之间的关系,列举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典型案例。第7章、政策建议。针对知识产权的特征、知识产权融资的独特性及其融资瓶颈和影响因素,提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的政策建议。包括发挥政府功能,加强市场与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评估机制,提高知识产权融资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控制知识产权融资的特殊风险,创新融资模式等。

二、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评价

1.学术价值。该书是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和财务学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利用产业经济学、金融学、财务学理论探索、总结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期和激励创新条件下的知识产权融资的特殊规律,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与知识产权评估相关问题进行了跨学科创新性研究;将知识产权融资模式、知识产权融资风险及知识产权评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丰富和发展知识产权融资理论和无形资产理论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

2.实践意义高新技术企业的最大优势是拥有知识产权资产,加快高新技术创新,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将知识产权转化成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是企业乃至国家关注的现实问题。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既是知识产权融资和风险控制的必要程序和手段,又是知识产权合理定价的依据。该书立足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问题研究,对促进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和知识产权融资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社会影响。该书将对我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科技管理机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资产评估公司、担保公司等推动、实施、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也可成为相关知识培训的指定教材。

三、突破与创新

1.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利用产业经济学、金融学、财务学理论探索、总结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期和鼓励创新条件下的知识产权融资的特殊规律,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模式与知识产权评估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是跨学科创新性研究;将知识产权融资模式、知识产权融资风险及知识产权评估进行系统性研究,是集成式创新;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是研究视角的创新。

2. 研究方法的交叉性。该书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证研究。理论分析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演绎法等,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及融资现状、知识产权融资特点和融资模式创新、知识产权评估和风险控制,尤其是非商品化知识产权估价理论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访谈、描述性统计、案例分析法等对知识产权融资现状、知识产权与融资、知识产权与绩效等开展调查和相关分析。

3.研究内容的突破。首先,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和知识产权评估理论框架;其次,提出知识产权融资风险与控制的对策;最后,就知识产权融资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提出政策建议。

高新技术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融资,对高新技术发展和创新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问题的系统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与知识产权融资相关的政策提供参考,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提供指导性建议,同时对丰富和发展融资及评估理论与方法具有较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