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一切都会过去PK一切都不会过去之再论汉奸


高考作文:一切都会过去PK一切都不会过去之再论汉奸

 

要求:“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对以上两句话产生感想,写一篇议论文。 

 

抗日战争胜利过去60多年了,血与火的岁月渐渐模糊了,日本鬼子“百人斩”的杀人比赛很少有人提了。随着光阴的流逝,南京大屠杀的证据湮灭了,一切似乎都过去了。

 

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病死了60多年,陈公博被以汉奸卖国罪处决60多年,周海佛死在南京狱中也60多年,老汉奸们都死了,能盖棺定论了,一切似乎都过去了。

 

一切似乎都过去了,但没有。右派精英说过,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所以一切都不会过去。于是历史沉渣泛起,汉奸人物翻新,几乎所有的右派精英们都在力挺汪精卫,尽管这些精英们的专业五花八门的,和研究汉奸完全挨不上边。

 

儿时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我小时候学过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这在当今的右派们看来不过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表现罢了。幸好另有一篇课文《最后的一课》显示爱国主义教育是各国的“普世价值”。1870年发生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进犯法国。尽管法国人民纷纷奋起抗击侵略者,但由于法国资产阶级与普鲁士讲和,结果赔款50亿法郎,并将阿尔萨斯和洛林一部分割让给德国。这篇课文所写的就是普法战争结束,阿尔萨斯沦陷以后,当地人民在普鲁士侵略者强行禁止教法语时所表现出来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讲法语孩子们的“最后一课”打动了全世界亿万人心,我也是其中一个,记住了课文中“法兰西万岁”的场景。

 

当我们儿时受爱国主义教育时,右二代章诒和却在接受右一代父亲章伯钧的汉奸教育,《四手联弹》中有详细记载:

 

读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中国有个大汉奸,叫汪精卫。中日战争期间,全国人民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战,唯独他投靠日本,出卖国家。蒋介石也是假抗战,真反共。那时的教科书都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宣传的。回到家中讲给父亲听,他哈哈大笑,说:“课本上写错了,老师也讲错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

  

   父亲的话,我听得发沭又发呆。

 

。。。。。。

 

   提及汪精卫,父亲是一讲再讲,尽管每次说的很零星。他称汪精卫为汪兆铭,说这才是他的姓名。对他的看法,父亲归纳为三点:漂亮,才情,人品。首先,汪兆铭是美男子,最美的是那带着侠气的一双眼睛。男人看着也动情,不是连胡适都说自己若是女人就一定要嫁他吗?

 

   其次,是汪精卫的才情,写得一手好诗文。

  

   父亲说:“政治上从慷慨赴死,到涕泪登场,到客死异国,汪兆铭是一路下坡。但人品上,可以说他一辈子无可挑剔。不贪钱财,不近女色,不抽不嫖不赌。他有政治欲望,若和老蒋、老毛相比,是个没有太大政治野心的人。”

 

汉奸有人品么?被章伯钧夸成了一朵花,长得漂亮迷人、写得一手好诗文、一生人品没问题的汪精卫,哪是什么举国唾骂的汉奸?放到现在也是偶像嘛!“养不教,父之过”,胡乱教,过大焉!所以章女士力挺汉奸汪精卫,实在是祖传的,有乃父之风。但我实不知茅于轼老右派非此家风,为什么也挺汪精卫?还有焦国标说如果鬼子再来了,他要当汪精卫,不是挺汪了,而是要学汪了。

 

为什么右派都挺汪精卫?那是因为汪精卫是有史以来公认的汉奸、最大的汉奸!推翻了汪精卫是汉奸的结论,就等于从字典上抹去了汉奸一词,大大小小的汉奸就毫无顾忌了。

 

我痛恨“一百多鬼子,二百多伪军”的过去,我以为那一切都过去了,不会再重演了,我错了!历史,似乎一切都过去了,但它对今天和将来产生巨大的影响,一切都不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