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低迷消费者不用慌


  今年的车市,年头的狂热与年中的冷淡相比,一经比较,真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今年开年的1月份,车市延续着两年以来高速增长的惯性,产销双双迎来了开门红,分别完成179.79万辆和18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33%和13.81%;环比生产下降3.58%,销售增长13.67%。特别是在1月份,乘用车的产销量分别完成139.81万辆和152.9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39%和16.17%,环比生产下降3.26%,销售增长16.84%。

  而到了年中的5月份,销售数据一经公布,让人感到与年初相比,真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5月份全国汽车产量为131.27万辆,环比下降14.36%,同比增长22.56%;销量为119.47万辆,环比下降13.95%,同比增长29.74%。其中乘用车的产量为95.07万辆,环比又下降了12.92%;而销量为88.58万辆,环比又下降了10.85%。

  如果将乘用车市场一月份139.81万辆和152.90万辆的产销量,与五月份95.07万辆和销量88.58万辆的产销量相比,这两组为数字的对比当中,产量方面32%的落差固然是有点惊人,而销量方面42%的跌落则可以说是真有点吓人了。当然到年底,尚有七个月的产销量数据还是未知数,可如果在后续的月份中,对五月份的数据不能止跌回升的话,那么车市真的是开始趋冷了。

  先不说这车市是否到了拐点之处,也不说车市一旦进入调整市道对GDP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在此只讨论一旦车市就此开始滑落的话,与车市关联最大的两个群体,即车商与消费者之间谁受到的影响将会更大些?当然从表面上来看,在2009、2010年车市井喷中刚完成了扩产、甚至于是刚进行了大规模扩张的车商们,将首当其冲地要面对产能过剩和产品压库的的危险,而所连带的是刚过了两年好日子的经销商们,特别是刚刚被车市的赚钱效应所卷入的经销商们,才忙着进入就要被套住了。

  但是一旦大规模压库的事实既成,就会有人要忙于解套甚至于是割肉出局,于是轰轰烈烈的价格大战又将狼烟四起。那么对于最近两年内刚买了车的消费者来说,将要经历一种情感方面的极大伤害,同时还将波及到正准备上手的准消费者,让他们在降价大潮中不知所措,从而极大地影响自己的消费热情。

  车市开了两年的快车了,稍许放慢点速度,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说出现调整过度,抑或说是校枉过正就很不正常了。中国的车市发展到了现在这个份上,需要的是一种稳定发展、良性发展的态势,忽冷忽热,或者说要么疯狂向上,要么非理性狂跌,对车商、对消费者都是非常不利的,对中国车市乃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都是非常不利的。前两年政策之手拉了车市一把,车市的上升效果很显着,但是自今年起政策之手一旦撤火,车市的跌落态势也很显着。

  所以面对当前的车市下滑,即使要出台什么政策也需要慎重考虑。而作为媒体方面来说,也不要车市好的时候就锦上添花甚至于火上浇油,而车市一调整就大肆唱空或者说落井下石,中国的经济还将发展,中国的车市也还将发展,只是不要忽冷忽热,车商们受不了,消费者们更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