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家鑫的死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药家鑫因为驾车撞人逃避责任,而将原本就是受害者张妙杀死了。自古以来就是杀人偿命,这是法律对生命的保护和对公平的守护。但是,单就一个药家鑫这个案例来说,原本是一个单纯的司法案件,但是在各方介入以后,却变得复杂起来。而其中更有罪不当死的声音,也正是因为这种声音,貌似给人另辟蹊径,特别是赋予了这个案子不应有的内涵,于是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甚至于怀疑了今天刑律的合理性,因此,药家鑫一度也徘徊在死与非死的边缘地带。

    还是最高法的决断。6月7日,药家鑫被执行了死刑,这个原本是无可争议的结局,也再次体现了司法的公平与正义。不过无论是药家鑫杀人还是药家鑫被杀,都是一件严肃而沉重的事情,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而且相信,这件事的影响绝对不会因为药家鑫被执行死刑而消弭。特别是药家鑫被判处死刑的结果,肯定会带来诸多社会意义。

    其一,我们究竟要教育出什么样的下一代问题。这个对于当下家庭教育绝对是个严肃命题,因为自我、自私、冷漠,已经在不少孩子们的内心成为一种个性特征。于是就有了药家鑫这样罔顾他人性命、甚至要剥夺他人性命,这是文明、自由社会的大忌。

    其二,维护公平正义是法律的底线,而且这个底线不能因为所谓的自由民主而降低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杀人偿命--这是个朴素的、但是也是容易入脑入心的标准和底线,它告诫人,尊重他人生命的人才能被社会尊重。尊重他人的存在自己才能得到存在的机会。这一点,至少在中国还要坚持一个时期。

    其三,生命权是最高的人权。离开生命全去奢谈自由、民主和人权没有任何意义。这个司法个案,之所以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更多的想象,但是最终因为最高法的死刑核准而尘埃落定,不仅仅是司法的决绝,也是人权的胜利。而在当下的中国,对于取消死刑的议论,又是显得多么的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