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中国铁路的希望就是能挣钱


  【提要】更让人纠结的是,京沪高铁挣不了钱,中国铁路就没有希望,这到底是谁的评价和评判标准?铁路企业、铁道部还是人民群众?按照这种思路去发展高铁,中国铁路的希望又是谁的希..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昨天(27日)透露,与其他国家重大的基础设施一样,京沪高铁投资马上回收并不现实。

  但他同时强调,虽然铁道部目前对于京沪高铁的回报周期还没有时间表,但根据铁道部对京沪高铁未来客流的预测,“如果这一条高铁都挣不了钱的话,那中国铁路就没有希望了。”(6月28日中国广播网)

  近几年来,中国在铁路特别是高铁建设方面的投入之巨,发展之快,有目共睹,民众也无不对未来经济、方便出行寄予了相当高的期望。然而,听到王勇平先生这句很“现实”的话,想必很多人都会感到沮丧,原来,中国铁路努力的希望在于能挣钱!

  诚然,中国铁路既然走上了商业化经营的道路,讲究投资回报那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铁路运输明显的公共服务特性,决定了其不能一切向钱看,成为纯粹的唯利是图的商人。可现实中其公益性正在日渐弱化,这也正是民众纷纷呼吁高铁价格能够再低些,让平民百姓坐得起的重要原因,而从此次京沪高铁决定减速降价后,拆除高铁中的豪华座椅不难看出,跟那种资本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宁可将牛奶倒掉,也不给老百姓喝没有实质性区别。

  铁道部发言人的此番表态,不啻是对中国铁路赚钱第一发展定位的公开、高调表态,尽管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似乎无可厚非,但大家的担忧也接踵而至:今后会不会高铁票价陷入中石油等垄断国企一样的怪圈,想赚钱就涨价,靠价格的一路狂奔来实现高利润、高收益?如果那样,老百姓可伤不起,此其一;其二,像这么宏大的工程,理当少不了可行性分析,经过专家的严密论证,即使是投入产出预期也不例外。如果因为专家或者官方的决策草率致京沪高铁难赚钱,毁了中国铁路希望的责任该谁买单?

  更让人纠结的是,京沪高铁挣不了钱,中国铁路就没有希望,这到底是谁的评价和评判标准?铁路企业、铁道部还是人民群众?按照这种思路去发展高铁,中国铁路的希望又是谁的希望?一味地想着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的发展思路,党和政府的执政者为民理念又何处安放?这些,显然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检视和考量。

  (作者:范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