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周来,伴随宏观政策的朝着暖色调变化,股市政策也有表现出积极迹象。一是前期似乎“越来越近”的国际板被搁置;二是管理层允许IPO择机选定时间窗口。这些都有利于稳定投资者情绪,有助于股市回暖。特别是国际板,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金融办主任方星海等人已经态度软化,硬推做法偃旗息鼓。
从宏观经济政策来说,一是加息动作十分审慎,并且已有加息接近尾声的意味。可能在8月份再加一次,而后不再采取加息措施。
二是财政政策继续释放积极信号,水利建设10年投资4万亿元,给投资者以巨大鼓舞。此外,财政政策还将在基础设施、新兴产业、区域振兴等方面继续发力。事实上,前期政府也表示,十二五期间高铁的投资不会减少。
第三,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清理情况偏于乐观。发改委、央行都对所谓“中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统计不实”的攻击进行了反击,指出每笔债务都见人见账见物,不存在统计遗漏;简单以2010年全国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万亿元乘以30%推算地方融资平台总量为14万亿元左右,方法和结论都是错误的。央行还特别指出,上市银行受到地方融资平台影响十分有限。
第四,政府坚持房地产调控有保有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速,这有助于稳定与房地产相关的建筑建材、家居消费等产业的预期。
尽管此间政策的亮色暖色比较集中,但并不意味着股市多方可以长驱直入,对宏观经济政策和形势进行利空性解读的情形仍可能重新泛滥,股市政策仍有可能出现新的波动,值得多方高度警惕。
股市政策转为温暖,但多方仍难长驱直入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