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冷热为何瞬息万变?


  新股的冷热真是多变: 上半年,破发成了新股上市的最大特色。“砖家们”在呼吁政策干预,甚至停发新股。他们似乎忘了去年的“三高”发行和新股热炒的盛况了。到了7月份忽如一夜春风来。上市新股一改前期低迷,上市的比亚迪,上市当天高开高走,涨幅达到41.39%。之后连涨5天,并创出最高价35.55元,较发行价接近于翻番。“奇迹”还在进一步扩大:东宝生物等三只创业板新股上市受到热捧,东宝生物首日涨幅达到了198.89%,后山东章鼓等三只中小板新股上市,也遭到市场暴炒。疯狂炒新再次在股市里上演.......

  冰与火之间的转换竟如此轻易!说明市场参与者确实欠成熟,盲目跟风者众。叹息之余,其实我们也看到了进步的一面:在以往,每当市场走弱而新股破发频频之际时,管理层就会立即动用行政手段停发新股,而每当市场走强时,就会再次动用行政手段重启IPO。形成了所谓的中国特色。至于是否股市失去融资功能,又是否扭曲公平,就鲜有考虑了。幸亏,这次管理层再没有重蹈复辙。而是坚持安原来节奏发行。结果市场的自动调节很快就起作用了。

  上半年“三高”的新股大量破发,投资者虽为此付出了代价,却终于迎来“三低”发行的局面,使近两年的“三高”发行的难题迅速改观。如东宝生物发行价只有9元,为创业板公司发行价之最低;与此相适应的是,东宝生物也成为创业板首家未完成募资计划的公司,与之前创业板公司严重超募形成鲜明对比。此外,万安科技以17.93倍的市盈率创出近期新股发行市盈率的新低,同时,美晨科技以18.12倍的发行市盈率创出创业板公司的新低.......

  一些市场人士对此曾极为担忧,甚至呼吁管理层再叫停新股发行。其实这种呼吁表明部分市场人士的不成熟和相当部分投资者的不成熟。试问一下:是否有人逼投资者打新和炒新?打新和炒新不是投资股票吗?风险不是应该自担吗?

  其实,如发行价高,市场环境又欠佳. 新股发行可能会100%中签并破发。投资者还敢盲目认购不? 如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那新股票就无法发出,新股的供应就由市场调节,所谓的对市场冲击无从谈起。根本不需要管理层来叫停新股发行。

  新股的冷热转换迅速,再度表明市场化自我调节的威力,高到极点或是低到极点,都会物极必反。管理层只需严明执法确保公平,其他有形之手大可不必伸出。

  君不见,“三低”发行不久新股暴炒卷土重来!在市场仍然还是一个投机市之际,“三高”发行估计又会重现江湖了。因此,有必要提醒投资者,新股的投资风险也在进一步加大。我们看看一马当先的“龙头”吧:比亚迪今年一季度的每股收益只有0.11元,如何支撑起30几元的股价和70倍的市盈率 ?

  其实如果投资者明知到“三高”,依然参与抢购和暴炒,期望火中取粟而暴利一把,那其行为就其实与赌徒无异。等泡沫破的那一天,如果您不幸持股在手,那就请以“收益自得,风险自担”又或是简单一句“愿赌服输”来自我开解吧。

  古今中外, 从来没有不破的泡沫. 炒新的泡沫一定不例外! 那明天会破吗?哪一天才开始大跌?很遗憾,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定不需要等三年五年,更不需要“一万年”。炒新一族们可能会说,泡沫还会持续,等泡沫即将爆破时再说吧。其实,是泡沫,不管是否有人刻意去挤,都随时有爆破的可能。请记住几年前的一部港产电影《无间道》中有一名句: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这句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