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零供关系紧张再度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总的来看,造成零供矛盾的原因不仅仅是零售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更在于高通胀环境下消费需求多元化、复杂化引起的市场供需的消长变化。从长远看,通过需求信息共享在制造企业、零售企业与消费者三者之间形成完整闭环,才能最大化缩小零供矛盾。
有媒体报道,近期国内有家电连锁企业在部分城市对一些外资彩电品牌进行低价宣传、销售,并引发这些企业的强烈反应,零供关系再次引起业界关注。家电企业与连锁企业不断出现零供关系紧张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改进零供关系的紧张局面?请看第88期《家电纵深》。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家电纵深。今日有媒体报道,近期国内有家电连锁企业在部分城市对一些外资彩电品牌进行了低价宣传销售,并引发了这些企业的强烈反映,家电业的零供关系问题再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什么原因导致家电企业与连锁企业不断出现零供关系紧张的局面?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今天我们请到的是家电产业问题专家罗清启先生与我们一起探讨这一话题。罗老师,欢迎您。
罗清启:你好,主持人。
主持人:对于刚刚我们说的近期有家电连锁企业对外资彩电进行低价的宣传和销售,据说是引发了这些企业的强烈反映,您认为近年来频频出现零供关系紧张事件到底是什么原因?
罗清启:这是一个金融现象。实际上这些话题一直延续不断,而在重要节庆日的时候表现得比较突出,为什么呢?因为节假日,我们现在产业的零售,它的零售额度主要是在节假日实现。因为节假日,大家有时间购物,购物主要是在节假日。你会发现零供关系有一些技术面的争执,导致看起来是零供关系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连锁企业作为一条高速路的话,也就是高速公路的收费问题,现在是这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我个人认为,国内企业认为我们存在零供矛盾,我还不太同意这种看法。我们现在存在零供矛盾是一种表象,它背后是什么呢?背后是供需矛盾。供需矛盾在支配零供矛盾。零供矛盾是零售和供应,看起来他们之间有矛盾。如果我们讲零售和供应商合起来为消费者服务,如果零售商和制造商是开餐馆的,为消费者服务的,消费者不买账的话,这个菜卖不掉,零售的和制造的怎么办呢?肯定是有矛盾的。
在通胀状态下,消费者的需求变异了,很多东西就不好卖。厂家面对着很大的成本压力,商家也面临着很大的成本压力,这个矛盾就显现出来了,不好卖怎么办?比如我要折扣把它卖掉,工厂不愿意。工厂不愿意的话,零售商也不愿意,随后就会发生一些争议。
主持人:其实在外界看来,零供关系矛盾是长期存在这样一个矛盾,但是有媒体说,这次事件之前,零供关系已经相对处于比较缓和的状态,您认为是这样的吗?
罗清启:我认为不是缓和状态。中国整个供需在转型,什么概念呢?零售企业作为一个供需转型的主持人,它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我们现在零售业也处在一个进化过程中,对细微和细致的消费需求的捕捉现在还有一些欠缺,现在也在提高,信息化系统、信息化能力在做,但这已经很快了。制造企业在这方面相对滞后。相对滞后的话,零供之间的衔接、速度和效率都不行,对满足需求这方面还是比较弱。所以,当消费者那一端出问题的话,零供之间肯定会出问题,就显现我们会有很多矛盾。
主持人:有这样一个观点,说零供关系矛盾的不断出现,在宏观上也反映出我们国家制造业与零售业发展的不均衡。所以在您看来,今后国内制造业与零售业,相对的走势会怎样?
罗清启:相对的走势,我觉得零售会做主导,为什么呢?零售会做整个供需链的主导。现在还有一个问题,一方面我们零售和制造业的供应链在对接,比如说我是火车站,要卖票的话,有代销点跟我对接,你没有代销点的话,对接会很弱。比如出现一个新品种,比如高铁,京沪高铁速度很快的车票,这个需求满不满足我们的需要,如果满足需要就会很火爆,如果不满足需要就不会很火爆。零售和车票的供应者就会产生一些矛盾。现在在电子零售里面,工厂和零售企业在转型,他们之间很多的神经系统对接还不完善,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个矛盾现在更大了,什么概念呢?比如现在网上销售,网上销售的反映速度比较快,消费者现在逐渐适应网上的销售速度和销售节奏,也就是说消费者在面对新的零售系统出现的时候,他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他对于购物的需求、可选择度、速度、效率、包括成本等等方面的要求,变动很快。比如坐飞机坐习惯的人,他觉得车很慢,火车也很慢。您在网上购物速度很快,他对线下的零售系统会提出要求。但是线下零售系统和工厂对接就会很慢。所以,就更加剧了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那么,加剧了供应和需求矛盾的时候,零售商夹在中间,就显得零售商和工厂之间的争吵就会比较大。我认为是什么呢?第一,以我们零售和制造企业供应链演化提升的一个时段,再加上消费者需求变异的一个阶段,这两个因素叠加,造成了目前我们看起来零供关系的零,也就是需供关系的矛盾相对比较大,然后表现在零供关系领域的摩擦力比较大,是这样的。我们应该客观看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