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围剿的是僵化的体制


  热钱围剿的是僵化的体制

  ——升值预期已经形成,难以逆转。

  庞大的贸易盈余和资本净流入相互作用,加剧货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被低估的观念促使更多的海外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原因是投资者希望在人民币最终升值时获取资本利得,升值预期和资本流入不断自我强化,这种基于投机目的的资本流入增加了货币当局干预市场和进行冲销的必要性和难度。

  ——热钱魅影

  2010年9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了1000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单月增幅——而其中只有250亿美元来自贸易差额和外国直接投资。中国过去已面临投机性资本的巨额流入,它如今担忧会迎来新一波热钱。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表示,2010年净流入的热钱(违法投机资本)达到355亿美元,与经济总量相比如同“蚂蚁搬家”。过去10年期间,每年流入中国的热钱平均为289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外汇储备增量的大约9%。相比之下,中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到大约5.7万亿美元,2010年银行新增贷款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11年在首季大增1970亿美元后,中国外汇储备在第二季度又增加了1530亿美元。在第二季度1530亿美元的增量中,近470亿美元来自中国的贸易顺差,其余大多是投资流入和利息收入。在这里,投机性资本占了大头。如此等等。

  ——套利的机会诱发套汇

  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受限制的情况下,因各种管制漏洞或者被动放松对资本的管制会导致中国央行基本上完全丧失通过货币政策稳定国内经济的能力,原因在于人民币利率相对于美元利率的任何一次上涨,都将促使资金流入中国套利,并有机会追逐人民币资产增值的投资机会。

  ——热钱看中什么?

  热钱流入中国盯住两个目标: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人民币资产(主要是房地产、股票)价格上升趋势。

  ——货币当局被围剿

  在没有中国公民参与自由买卖的人民币外汇市场上,货币当局一家独战全世界炒家,而货币当局僵化的管理体制决定了它没有胜算的可能。所以,以对冲基金为首的西方投机资本对人民币的围剿,也是对僵化的外汇管理体制的围剿将会全面展开。

  在当前汇率“有管理浮动”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环境下,贸易和资本流入“双顺差”与外汇占款制约着中国人民银行,持续的顺差让央行被迫积累外汇储备、不断投放人民币形成外汇占款,而外汇占款对冲使得货币政策处于被动地位。

  热钱料定一点,货币当局的对冲操作迟早会放弃,因为隐性成本太高,难以持久,必须放弃现在勉为其难的汇率体制,一旦货币当局选择放弃,它们就可以达成自己的目标,赚够了,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