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影艺术创作谈
中国的儿童电影很少,精品更是少之又少。让儿童电影越来越好,为中国的儿童贡献他们喜闻乐见的好电影,是电影界的职责,且责无旁贷。
中国和美国的儿童片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中国的儿童片往往把孩子作为严加管教、训斥的对象,孩子自立、自尊的价值观受到压制。解放前的《迷途的羔羊》、《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兵张嘎》、《鸡毛信》,“文革”中的《闪闪的红星》等等,包括现在的许多“儿童片”,实际上是以儿童题材反映社会问题。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好片子,但不能算真正的儿童片。因为拍儿童片国家有补贴,所以不少片子都打着“儿童片”的幌子,但儿童不喜欢看。而好莱坞要赚票房,以娱乐为主,服务儿童。
儿童电影应该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其实,孩子都是极其聪明和勇敢的,电影要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受到教育,明白一定要有团队精神的道理。儿童电影虽然也要坚持纪实性、贴近生活、注重社会意义、反映热点、触及时弊,也可以用轻喜剧形式、追求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无技巧剪辑、编导合一等等。但真正的儿童片更应该是快乐哲学!
真正的儿童片必须有三个条件:服务于儿童,以儿童为主角,被儿童喜闻乐见。此外,儿童电影还要坚持以下四点:
第一要有快乐哲学。孩子们喜欢看欢乐的、滑稽的东西,喜欢追逐和被追逐,比如《喜羊羊和灰太狼》,狼不停抓羊,羊不停惩罚狼,每一只羊都有个性,题材简单但快乐,孩子都愿意看。曾经有部改编自《红岩》的电影《小萝卜头》,就太恐怖了,从小萝卜头的眼睛看出去,都是鲜血,都是罪恶的东西,孩子们不喜欢看,教育的目的也就达不到。
第二就是游戏论。孩子们进入游戏状态就像是到了天堂,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成长、产生友谊。《闪光的彩球》里就有一个游戏,把许多球放在一个瓶子里,看哪个团队的孩子能最快把球拉出来,最终富有团队精神的孩子获得了第一。这就是孩子们在游戏中受到了教育。
第三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孩子们喜欢科幻、童话故事,他们天生有求知的欲望。在儿童电影《“下次开船港”游记》中,一个小朋友做什么事情都说“下次吧”,玩具灰老鼠就带这个孩子到“下次开船港”去,那里的船只都是“下次开”,木转椅是“下次停”,点心铺是“下次卖”。小朋友明白了,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第四是要传播爱。儿童需要爱和被爱,所以他们往往喜欢蹭在大人身边,但有的大人不了解,觉得烦,“去去去”把他们赶走。儿童片就要让孩子感受到被关爱。儿童片里往往有许多小动物,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坚持这样做,中国的儿童电影才能越来越好。同时,儿童电影还必须改变求支持、拉赞助的现状;必须放下成人、家长的教育者架子,到儿童中间去,真正热爱他们、了解他们,中国的儿童电影才能更上一层楼,得到进一步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