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阴
——军事过度扩张。
——贫富分化加剧。
——经济外强中干、美国经济仍在苦苦挣扎,而美国人注定要经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调整期。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自己的家庭债务。私人家庭债务和私营企业债务比最近广受关注的政府债务问题还要严重。而且,在高失业率和低增长率并存的艰难时期结束之前,上述问题都不可能得到解决,而这样一段时期很可能会再持续6、7年时间,导致类似于日本的美国版“失去的十年”。
——公民入不敷出靠举债度日。在危机爆发前的十年时间里,美国消费者、企业和银行的过度举债行为——特别是在房地产领域——催生了引发衰退的泡沫经济。2008年初,私营部门债务总额(消费者和企业的债务之和)达到峰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83%,几乎是美国经济整体规模的3倍。到2010年年底,私营部门债务已经降至GDP的234%,不过其中大部分降幅是因为银行通过针对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救助计划,将不良抵押贷款转给了政府。可是,虽然近年来存款略有增加,美国家庭仍然负担不起当前远远高于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债务水平。正是出于这一重要原因,与上一次走出衰退时相比,美国人现在更加难以重新开始消费,因为他们当年的债务负担只相当于现在的一小部分。没有消费者开支的大幅增长,美国经济就不大可能真正复苏。
——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不断提高。自2008年开动印钞机以来,美联储大幅增加了银行准备金。这笔钱足以在今后10年将美国的物价水平提高一倍以上。美元疲软以及黄金、石油、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飞涨是预示着未来所发生问题的警告信号。我认为美联储不会有减少银行准备金、使之恢复到能够抑制通胀的水平这样的政治意愿。金融改革立法削弱了美联储的政治独立性,美联储地区银行的通胀鹰派陆续辞职,通胀鸽派牢牢掌握着控制权。与缩减过于庞大的政府津贴计划相比,今后几年使我国规模庞大的国债货币化会在政治上比较容易获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