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多年,对一个就是靠读了几本书出身的农村孩子来说,早就习惯了没有关系的职场打拼,更多地崇尚干事的硬功夫,也就更加不太在乎阿谀奉承,投机取巧找关系。当然,和周围的人比,同样的职位,同样的待遇,自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出更大的业绩,有时候还要接受即使付出更多,即使业绩不小,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现实。
这么多年过去了,职场上经历了很多事情,也看到了很多别人的职场经历。不管怎样,没有消极对待自己,更多地是积极面对职场所遇,自我提升,自我激励,自我指导,自我学习,始终牢牢地坚持着自己的职业理想,为理想而奋斗,这个过程充满了辛酸和艰辛,这个过程也饱含了激情和执着。很难说清楚得失,很难评价失败成功,对自己这样一个普通职场人而言,没有因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去玩弄一些权术,为利益牺牲人品,为虚荣牺牲真我,自己觉得很踏实,也很欣慰,这样的职场感觉,累,苦,都是表面的,更多的是别人看,自己心里其实很清澈,很欢愉,很踏实。
人在职场,为名,为利,为成功,大人物,小人物,在不同层面上演绎着马斯诺的需求进阶模型。职场是个复杂的生态圈,又是动态的,有合作,有支持,有利用,有拆台。有时候树欲静而风不止,不知道啥时候你得罪了哪路神仙,早晚就有些倒霉的事情发生,有些时候,职场的命运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比如你多年服务的企业最后倒闭破产等等,不知道外国的职场如何,中国的职场一样充满着5000年文明的特色,有些时候职场官场你也分不清楚,呵呵。
毕业分配到了省城,进了省级外贸公司,还是国家干部身份,回到农村老家,从乡亲们的眼里,话里看的出,真有点光宗耀祖的意思,有时候自己心里也窃喜满意,周末经常往郊区老家跑,不能说潜意识里没有这样的动机。其实,那是一方面的而已,后来发现更多的同事都有关系,有背景。一开始领导也对自己不错,经过个人谈话,背景摸底后,彻底弄清楚自己啥关系没有后,给领导买烟,打扫卫生倒垃圾,甚至领导司机一同洗车,出差去郊区县,最累的差事;因为没有关系,经常被当成出气筒,有这么一段艰难的经历。
期间也试图想改变,学习一下其他同事的油滑,给领导送送礼,拍拍马屁,心里演练了无数遍,虽说和领导住一栋楼,机会多多,始终没有行动。不过现在看来,勤奋,能吃苦,抗打击,坚持和执着,都是那时候打的底。后来出差,说走就走,脑子里就有差旅费,去哪里,办什么事,三样。比如说那时候三角债,追欠款,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安排给自己。很多年的欠款,没想到自己还真要回来了。做外贸最烂的单子给你,也就是要做就赔钱,没想到自己下工厂,不仅在货紧张的时候拿到了货,还拿到了一个好的工厂价,烂单子做下来有利润。
后来离开了济南,来到了北京。一干就是16年,换了几家企业,但一直在北京打拼。中间遇到的事情更是说不清,吃得苦,现在想想都不知怎么过来的,呵呵。碰到表面和善的领导,背后更多是见不得人的举动。比如,有个领导报销签字很快,连看都不看,其实自己签完字后,经常让财务把原始票据拿到自己办公室偷偷看,这是人皆共知的秘密,一旦有事,看完了就成了证据,想办谁的时候就用,自己后来才知道,这个领导爪牙无数,潜藏在人民群众中,大家都是小心翼翼地,后来才知道外号“笑面虎”是指他,后来听说还查过,始终没查出原作者。好在自己也没啥,很干净。不过,最后还是离开了,和很多同事先后离开了。很久之后,听说被拿下了。
后来,也碰到到领导怕能力强,用自己又要防自己的情况;也遇到过心胸宽阔,任人唯贤的大老板;职场升升降降,自己拼打出来的业务一夜之间把领导权马上交出去的,突然调任的等等,这些对自己而言,已经都不叫事了。习惯了,适应了。
职场对自己而已,不管干什么,就是在不同的职场情景下,盘活用好自己的管理经验,学习创新新的管理技能,修炼好一颗平常朴实的心。用自己的话说,就是管厕所,也要管到麦当劳的水平。干什么,对自己来说真的不是那么重要了,怎么干,倒是不断激起自己的兴趣,超过前任,为后任打好基础,管理工作本身对自己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干些橡皮擦不掉的事情,漂亮的客观事实,不容否定,这才是自己追求的职场理念。
职场中打拼,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有时候我们顺利,有时候我们不顺,有时候有人帮,有时候没人相助,有时候简单,有时候复杂,职场中打拼,不是每项工作我们都喜欢,能这么多年坚持自己的职业理念,坚持做自己,在更多的困难下,把更多困难的事情做好,就是源自内心的一个职场诀窍:把要干的事变成自己喜欢的,不管是谁要干的,自己总能很快地找到这项工作对自己,对团队,对老板,对客户的显而易见的价值,很快为此而兴奋,更多的人兴奋起来,事情做起来不再痛苦,而是乐趣,外人无法体会,自己心里清楚。
职场里的都是机会,真心把要干的事变成自己喜欢干的事,不管是谁要干的,职场人生将无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