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操纵汇率备忘录


西方国家操纵汇率备忘录
 
谁在操纵汇率?什么行为叫操纵汇率?1985年以来,G7曾经实施过5次针对主要货币的联合干预行动。依我看来,它们是联手操纵汇率。
1985年,G7签署《广场协议》(Plaza Accord),以压低美元汇率。
1987年,G7在卢浮宫改变立场,承诺为不断下跌的美元提供支持。
1995年,G7再次决定出手干预,维护美元。
1998年,美国和日本联手卖出美元,以提振日元汇率。
2000年,欧洲央行(ECB)说服美联储(Fed)、日本央行(Banks of Japan)、英国央行(Banks of England)和加拿大央行(Banks of Canada)为欧元护盘。
在上述5次干预行动中,有4次最终成功地改变了外汇市场的趋势。改变外汇市场趋势的干预是不是操纵汇率呢?如果不是,那为什么要干预?
1985年,美元兑日元及德国马克汇率停止了飙升。1995年,美元汇率开始了一轮持续涨升行情,并延续到整个90年代末期。1998年,“日元套利交易”朝着有利于日元的方向大幅逆转。而本世纪初,欧元汇率很少跌破G7各国央行出手干预、为其提供支持的水平。
《卢浮宫协议》(Louvre Accord)是唯一的例外。尽管G7在1987年2月同意为美元提供支持,但由于德国央行(Bundesbank)当年夏季上调利率,美元继续下跌。这造成全球范围内的债券收益率上升,最终导致华尔街1987年10月份的崩盘。操纵失败并不意味着没有操纵这个基本事实。
美国经常指责一些国家操纵汇率(华盛顿很多议员每隔一段时间就催促财政部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他们的指责形成文字,成为美国对外的一个有利的工具,甚至是经贸斗争的武器。但是,它们忘了,真正明目张胆地操纵汇率的恰恰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