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坐着卖货不再难——《新坐商》连载


 

一、为什么是新坐商?

1、坐商的演变

经营方式是以“坐商”模式为主,还是以“行商”模式为主?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你可能会说,坐商更轻松点。坐拥交易,不出门就能轻松获得利益。其实,这种商业活动,要付出的同样很多。你要有你的目标市场,你要宣传、你要让别人能找到你,一般局限性比较大,守株待兔的销售往往容易陷入困境。积极的销售观念,它需要你根据市场的变动及时调整策略。行业要发展,第一要义是要走出去,搞好行商。然而在推进行商建设的过程中,仍要兼顾好坐商这一修身之本。当我们在外面不断地寻找市场、寻找客户时,更应该珍惜每一个来到前台的客户。如果这样的客户都接待好了,会有力推进我们的行商建设。那么,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运用新思维经营坐商呢?

    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各行业改变经营方式,着力提高对行商建设的重视程度,将加强营销体系建设提高到了战略层面。然而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原有坐商模式的不足,如前厅接待人员的营销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有时经理、营销员走出去营销获得成功的业务,却栽在了前厅接待员或者其他服务人员的怠慢上,对客户没有笑容,没有礼貌性尊称,甚至懒散得爱理不理。目前,在很多地方,坐商服务营销和行商营销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联系、互动机制,业务的营销和本地的服务营销被简单地割裂开来。部分内部服务管理工作,还只停留在抓几项基本制度的落实上,没能跟上行商建设的步伐。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加强行商建设的同时,突破固有思维,给坐商以应有的重视,让行商、坐商齐头并进。

    行商是属于“攻”,坐商偏向于“守”。与踢球作战一样,有经验的教练员总是叮嘱进攻型选手在进攻中注意防守,而防守型选手要在防守中进攻,企业面对市场时也应该做到攻守兼备,建立行商、坐商间的互动机制,理顺专业营销、台面服务营销、综合营销三者间的关系。其中,专业营销应主要以专业产品为平台,重点抓好本专业商业性大客户及目标客户的维护和开发,扮演好行商的角色;店面营销应以店面为平台,面向公众提供标准化服务,并在众多的客户中筛选、培养目标客户,为综合、专业营销提供潜在目标客户群;综合营销则应抓好行业大客户、跨专业重点项目的开发与维护工作,协调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关系。

    这样看来,店面营销是联系综合营销与专业营销的一个节点。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专业、综合营销要积极为店面营销提供客户消费偏好、习惯等信息,店面服务营销人员则应积极收集客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将目标客户提供给专业、综合营销部门。以此来形成各条线上的互动机制,共同开发市场。

    从窗口来说,第一,要发挥服务功能,为行商营销提供良好支撑。客户对酒店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源自台面服务。服务工作要运用多种方法加深客户对酒店的良好印象,为行商营销提供良好的口碑和服务支撑,包括建设VIP营销体验中心、旗舰店等精品服务点。第二,要积极发挥前厅与客户大量接触的优势,使前厅成为市场调查、客户信息收集的一个主阵地。积极结合行商要求重点加强对特定人群、客户群的名址收集工作,为营销工作提供基础,收集客户评价,促进工作提升。第三,前厅服务要起到巩固客户的作用,培养客户对酒店服务的依赖感。对于行商营销成功的业务,当客户在前厅询问时或是在内部休闲时,服务人员都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加强同行商人员的联系,正确理解客户的需求,协助做好客户服务工作。

    新时期要用新思维来适应市场环境,在大力提倡走出去营销的同时,还要加强店面服务人员认识到坐商营销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从业人员的培训常态化机制。一方面要做到新业务培训的100%。遇到推出新的管理制度、新的业务时,服务人员要及时、全面做好服务支撑;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服务人员营销技巧的培训。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形成一套坐商营销激励机制,形成与行商管理相仿的业绩统计机制,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