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增长无法自圆其说


        长江证券的增发,早在今年的3月初就已经完成了。但这一段尘封的“往事”,最近又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其实,市场关注的不是长江证券增发,而是中银增长基金。

        今年3月3日收盘前的集合竞价时段,原本走势平稳的长江证券,遭遇800万股的卖单打压,最终报收于12.00元。如果没有这800万股的“肆虐”,长江证券的增发或许能够顺利成行。由于长江证券增发价格为12.67元,收盘价大大低于增发价格,意味着参与增发的投资者直接面临着市值的缩水。正因为如此,长江证券原准备增发6亿股最终只有2亿股被“卖”了出去。

        除了长江证券定向增发的主承销商东方证券不得不花费巨资参与之外,另一机构投资者中银增长的介入显得格外惹眼,市场的关注正是在此。

        从长江证券的走势看,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的2月上旬之间,其股价都处在12.67元之下,中银增长要想“投资”,这段时间正是吸纳的良机。然而,中银证券选择的却是高位参与,并且还是在股价已经“破发”的背景下,这不能不引起市场的质疑。

        我们要向投资者徐财源表示敬意,他个人的“讨说法”行为,不仅引发了市场的再度重视,更引起市场对于中银增长基金高位参与增发涉嫌利益输送的质疑。既然中银增长低位看好长江证券,为何最终“就高不就低”?为什么在股价明明“破发”的情形下,中银增长不通过二级市场进行“投资”?

        针对投资者徐财源的质疑,中银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中银增长基金经理俞岱曦给出的解释是,长江证券遭遇砸盘,最后的价格不是正常价格。中银基金看好整个证券行业,看好长江证券这只个股,自己的投资决策站得住脚。他同时认为,当时的投资行为是个正常的投资行为,经得起推敲,也不存在不合规的行为。但考虑可能造成的影响,中银增长降低了认购的数量。

        在股市中,股票的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波动大风险大是证券市场最基本的特点。长江证券之所以遭到砸盘,表明有投资者并不看好其增发。在A股市场中,从来就没有什么“正常价格”。你能说目前的新股普遍的“三高”发行是“正常价格”?你能认为那些ST簇的股价是“正常价格”?

        即使中银增长基金看好证券业的发展,进行投资活动时,也应该选择较好的时点。目前国内的证券投资基金虽然高举着价值投资的大旗,但真正又有几只基金是在“价值投资”呢?因此,仅仅从中银增长基金的高位介入看,其投资决策就站不住脚,更经不起推敲。即使如其所言“降低了认购的数量”,同样无法掩盖高位介入的“瑕疵”。退一步讲,既然中银增长看好证券业的发展,看好长江证券这只个股,那又为何要降低认购的数量?

        看好证券业、看好长江证券的发展?其中存在利益输送?或许只有中银增长自己的心中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