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直接给我发短信,说存20万送1200,存50万送5000……”,6月30日傍晚,浙江温州各大论坛和个人微博上都出现了这样一条爆料。第二天就有消息传来,发送这条短信的温州某合作银行将军支行行长已被闪电免职。(7月3日《钱江晚报》)
温州向来以经济发达、资金充裕著称,如今媒体却报道说温州银行拉存款很难,各家银行都“奇招迭出”。过去,评论中小企业高息借贷现象说,“高息借贷是找死,不借贷是等死”,现在群发非法揽储短信的温州那位支行行长,是不是也面临着“非法揽储是找死,完不成存款任务是等死”的局面?
据报道,下达任务拉存款已成为近期各商业银行工作的头等大事,如果完不成揽储任务,员工将面临扣工资甚至下岗的惩罚。5月底,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在一个公开场合曾说,“一名部门老总前不久向我抱怨要改名叫"压力山大",说目前存款总量有限,"蛋糕"已经被分得差不多了,揽储压力比山大。” 其实,存款“蛋糕”不仅在银行之间分配,还有各类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其他非正规资金融通公司,这些公司因缺少监管,常以高出银行同期存款数倍、十数倍的利率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中小企业缺钱高息借贷、银行“差钱”非法揽储……社会资金为何短缺到如此程度?去年以来,央行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600个基点,回收流动性超过4.2万亿元,这个数字已超过金融危机时4万亿元的刺激计划总额。货币政策紧缩减少了资金供应量,而同时存贷款利率只有小幅上调,存款依然维持在负利率水平,负利率逼迫居民将储蓄转移到其他投资领域。央行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的人民币存款增加3377亿元,同比少增8325亿元;负利率还催生了企业对资金的过旺需求,进一步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
中央银行维持低利率政策,必然造成资金游离于金融系统的“金融脱媒”现象,《经济导报》评论员兰恒敏评论此类现象为“甩开银行闹革命”,商业银行为了吸引资金高息揽储等违规行为也就难以避免。因此,资金价格扭曲其实是当前企业资金紧张和金融违规揽储等现象的关键因素,改变这一局面除了加强调控和监管外,更必须理顺资金价格,也就是提高利率。
作者:吴兰友 来源:中国保险报
扭曲的资金价格让谁都缺钱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