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际板可能于年内推出的消息传出之后,A股市场自5月下旬以来一度呈现飞流直下之势,B股市场也经历了两轮暴跌。那么,市场出现下跌是否与国际板密切相关呢?考虑到目前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我们现在真的需要国际板吗?国际板推出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
7月8日,中央电视台《财经论剑》将播出《国际板篇》,就国际板建立的基本逻辑和具体策略等展开论剑。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股份制专家刘纪鹏,天相投顾董事长、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林义相,摩根史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官、资本市场部总经理娄刚,以及证券日报副总编董少鹏、经济参考报总编辑杜跃进、财经评论员叶檀等专家分别发表了看法。
论剑1: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国际板吗?
对于这个问题,专家首先简短表态。林义相表示“不是迫切需要”;娄刚回答“是”;吴晓求表示“如果是今年,并不十分需要国际板”;刘纪鹏回答“无法确定是国际板或国际板块”。
主持人请各位嘉宾进行解释。
刘纪鹏:我现在确定不了,因为从未来的发展看,中国资本市场要实现国际化,这是确定的。但是国际板究竟是现在还是未来,是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之前还是之后,不确定。
按照国际规则,我们开通一个国际板块,就像市场中的化工板块一样,不要给它特殊的规则;还是在人民币资本项目下没有开放之前,今天就要开通一个国际板,给它制订一个新的发行规则,一套不同的监管制度,就像创业板一样。对于后者,我不赞成。但是未来,中国资本市场要国际化。
主持人:你就是觉得,现在没必要单独设立一个,只要有一个国际板块就可以了?
刘纪鹏:在等待人民币开放之后,未来是需要的,但是今天不行。
主持人:好,今天不行,未来有可能行。
刘纪鹏:因为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没有时间概念,如果说现在,我明确告诉你不行;如果问中国需要不需要,我说未来需要。但是今天就开国际板,这个需要“论剑”,我持否定态度。
主持人:我们就说现在,不说未来。
吴晓求:如果今年、现在,那就不太行。原因是什么呢?现在整个货币政策是比较趋紧的,整个市场的资金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样一种需求条件下还要推出国际板,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如果未来,比如说明年,整个政策有所松动,国际板推出也未尝不可。
我跟刘纪鹏有一点点差别,我倒认为,国际板的推出并不完全需要人民币可兑换这样的条件。国际板开出有利于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利于推进我们货币制度的改革。
主持人:不是今年,不是现在。有没有反对意见,他直接反对了你的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板挂钩这样的论据。
刘纪鹏:我想,吴教授至少有一点跟我是统一的,现在开通他也不赞成。
主持人:林义相教授说不是迫切需要,你的这个概念是什么?
林义相:现在马上推的话,我看不到需要。
主持人:让娄刚来解释。
娄刚:在时机问题上,我不同于刚才三位。就算明天就宣布所有的规定,开始推动国际板,我可以告诉你,两年之内很难看到真正国际的公司上市。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今天不应该推动这件事情。
为什么说现在是推动这个事情很好的时机呢?因为人民币还没有完全国际化,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我们要走这样一条道路,这是很好的桥梁,我们是主场作战,国际化的公司拿到中国的主场,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必须按照中国的游戏规则,有中国的股东,而且大部分这样的公司,都有中国的客户,实现股东和客户的重叠,这实际上是可以让他们在中国担负更加多的社会责任。
第二,这绝对符合中国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
最后一点,国际板对于国内流动性管理非常有优势。如果开出一个通道,能够让国际板的公司在中国融资,由于它们都是优质的公司,在国外帮我们投优质的项目,这个规模效益和安全性,远远大于现在所有的对外。所以,从三个角度看,绝对需要现在要推动。
主持人:刚才几位观察员我看到了,频频举牌,叶檀迫不及待。
叶檀:第一,国际板是不是真的会让我们的证券市场下行,是不是存在因果关系;第二,国际板推出,是不是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刚才刘纪鹏说,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跟国际板之间,会有一个前后的关系,但我认为是一个纠缠的关系。如果推出来,像香港这些地方,推出来债券这些东西,反而会推动人民币会越来越多的流到那里。所以这完全不是因果关系,很多人觉得国际板推出来,B股就下行了,A股就下行了,这是胡说八道。
主持人:你支持谁的观点?
叶檀:支持娄刚。
主持人:杜跃进支持谁?
杜跃进:我觉得,虽然娄刚单独挑战,但四位没有什么区别,娄刚只是说,把国际板当成一个长期的过程来说,现在应该起步。
董少鹏:我旗帜鲜明,不需要,不急迫,不用催。现在有人催,要赶紧推国际板。我提出两个疑问跟大家探讨,一个是说国际板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或者完全可自由兑换,我认为,会有那么一丁点作用,作用非常小。人民币本身的国际化需要实体经济做一个支撑,我们的对外贸易还不能够支撑。
娄刚:打断一下,这是概念的混淆,中国的贸易和人民币没有任何关系。人民币早就开放了,我们今天讲的人民币国际化,是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这是和贸易是没有关系的,中国现在已经占据了全球制造业这么大的市场份额。(董少鹏随后反击: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以加工出口、低附加值出口为主,没有定价权、主导权。我们买什么,什么价格就涨;我们还有一些要进口的,人家根本是限制的。所以,贸易额大不代表主动,所以不能支撑资本项下完全国际化。)
刘纪鹏:娄刚,你刚才说赞成推国际板,但你认为两年之内推不出一单,什么意思?高盛几家投行甚至把国际板上市公司的名单,把上市的标准都列出来了!
有人说四个基础条件具备了,第一个技术,第二个法律,第三个会计,第四个就是所谓的基本市场。我要跟娄刚论这四个方面。中国不具备共同监管的条件。开通国际板要天时、地利、人和,今年开通的话,哪个具备?
主持人:你是先问娄刚还是先问叶檀。
刘纪鹏:娄刚我问完了,现在问叶檀。这些国际投行到中国来,到底是圈钱还是来“避难”?中国股市的国际化停止了吗?从1991年我们就探讨B股,H股我也是专家组成员,哪一天国际化停止了?今天立刻要开通一个类似于独立监管独立的国际板块,如果A股本身的一些问题都没解决好,跨国公司会不会来这里来圈钱?
主持人:请娄刚回答一下问题。
娄刚:首先从操作实务来讲,国际企业到国际板上市是非常复杂的,就算我们现在有一个法律框架在这,从今天开始加紧推动,有可能两年都未必接到一单。
刘纪鹏:假如条件都具备,今年开通国际板,你赞成不赞成?
娄刚:赞成。
刘纪鹏:好样的,一会再跟他论。
主持人:叶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叶檀:天时地利人和都要具备,不可能。国际化不是要不要进行的问题,而是事实上已经进行。如果不推出,那么就会有变相的品种推出。
吴晓求:我不是反对推国际板。不过,今年推出不可能,没时间推出。
(待续)
央视:国际板为何年内推不出?(上)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