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每年收益一次的是高管,每月都有收益的是员工,每天都有收益的是卖菜的,而干一次活就有收益的是零工。”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不得不正视的事实,那就是:收益的大小与机会的多少成反比,而与结算周期成正比。每天都有的机会一定很小,其收益是不可能很大的,那种遍地是黄金大好形势只能是一种幻想,遍地都是的机会是留给那些走街窜巷叫破了嗓子收破烂的。而对于越大的资金,越高的收益,它们的机会其实不多。这些年来,每一次股东大会之时巴菲特都要不厌其烦的告诫股东们,千万不要对今后的收益抱太大的幻想,过去的收益率只能反映过去,因为如今的资金规模与从前取得高收益的时候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穷人和富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穷人每天都在不断的寻找机会,一天没有收益他就会惶恐不安,他最幸福的日子就是每天都能有一点进项,尽管不多,但是,每天得有,所谓的细水常流是也。而富人知道,致富的机会其实很少,特别是大富特富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从时间上来说不多,所以经常要等,这是最考验一个耐力的时候,只有耐得了那长长的寂寞才有可能等到那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从空间上来说也不是很多,所以需要耐心寻找并能够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会。
因此,对于那些想要投资成功的普通投资者来说,首先要有富人的心态,而要有富人 的心态,首先得改变内心的结算周期,不要为每天都有的小收益而沾沾自喜,更不要为每天找不到那小小的收益惴惴不安。
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小钱来的很快。因为总是能够很快地来点小钱,所以总是没有大钱。穷人眼尖手快,所以经常表现出聪明,尽管很小;富人动作迟缓,经常显得笨拙,事后才知道那是若愚。穷人不吃小亏,经常占些小便宜;富人经常吃些小亏,占的都是大便宜。因此,当我们明白这些,才会真正的理解什么是“吃亏是福”。
或许,我们引用“穷人与富人”字眼来说事也许不那么合适,但如果我们用它来解释我们炒股的眼光与理念还是可以获得一些非常有益的启示的。
股市当中的“聪明人”多的是,一看股票赚了一波,可能会出现调整,马上选择卖出,认为这样做可以提高资金效率,同时也可以规避回调的风险,如果股票再有上涨趋势,还可以重新买入持有。其实这种做法更多的时候仅仅只是耍了一点小聪明,最终却是吃了大亏,因为真正的好股票在你卖出之后,多半是买不回来的,一旦看到股票创出新高,比自己当初卖的价还高,这时候手会发软,心会发虚,而就在在手软心虚犹豫不决的时候,股价已经是一骑绝尘离你远去了。
任何一只股票的调整都会给大家带来心理压力,这是挣大钱必须付出的代价。这样的例子在证券市场多不胜数,我们就拿古井贡酒(000596,SZ)这只股票来说吧,短短数年的时间,它的价格从三块多钱涨到今天八十多元钱(最高时曾经到过九十多元),可是,又有几个从头到尾全都赚到的?可以说是百里难挑一。从古井贡酒的历史走势来看,它几乎一直都是遵循并不断重复着退一进二、进三的走法,甚至别的在涨自己在跌这样一个过程,而在这每一次的退的过程中都有一些“聪明”人被它给甩出去,从而推动后面赚大钱的机会。事后来看,我们都明白这其实倡导的就是一种价值成长投资理念,可是在实际操作中真正做到了又有几人?又有几次呢?所以,我们还是不要做“聪明人”,还是多学做“大智若愚”那种笨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