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1《京华时报》
创业板退市制度再次引起市场的关注,并不是偶然的。创业板首批28家新股于2009年10月30日挂牌,时间已超过一年半。在此前后,创业板的股票上市规则、谴责标准等规章制度鱼贯而出,但唯独关注度最高的退市制度却迟迟不见出台。
“直接退市、快速退市和杜绝借壳炒作”的创业板退市制度原则及框架,其实也只是老调重谈。而最近三年累计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三次,或公司股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所涉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这两条新标准才有些许的新意。尽管如此,创业板退市标准还存在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目前的创业板,运行可谓平稳。因为新股批量发行,并且普遍出现超募现象,创业板的融资功能得到了体现;因为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金额上,都足以体现出创业板的交投极为活跃。如果仅仅只从融资与投资者参与程度上看,创业板无疑是成功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实际上,在创业板“3+2“的制度框架中,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面值的退市标准并没有真正的意义。A股市场向来投机之风盛行,20年来,个股股价低于面值的情形非常罕见,更别说是连续20个交易日了。
要将创业板打造为一个高效、健康运行的市场,要想将创业板打造为中国的“纳斯达克”,没有高效、严格的退市机制,显然是不行的。
沪深主板与深市中小板内幕交易横行,操纵股价的现象频频发生,并且,一些连年亏损濒临退市的公司仍然能够苟活于市场,披“星”戴“帽”簇不断上演“乌鸦变凤凰”的故事,本质上,与A股市场退市制度形同虚设密切相关。也正因为如此,资源错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才如同家常便饭地发生着。
只有搭好了舞台才能开始唱戏。任何一个市场的运行,离不开制度建设的保驾护航。沪深主板如是,深市中小板如是,唯有创业板是边搭台边唱戏。事实上,正是由于创业板退市制度一直没有出台,才导致了创业板投机炒作比主板与中小板更加猛烈。
创业板该采用什么样的退市标准?笔者以为,除了《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外以及新增的两条标准之外,包装粉饰造假上市、财务造假、欺诈上市亦应成为其中的标准之一。市场上为什么频现业绩快速“变脸“公司?为什么有的公司为了上市会隐瞒重大事项?因为A股市场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上市之后退市难。只要上市成功,今后即使是翻出以前的“老底”,也不会“被退市”。这一点,显然是创业板最应该吸引的教训。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8/01/content_685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