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硬着陆”言过其实


  近期,部分外资投行、「金融大鳄」索罗斯此前「唱空」中国,认为中国经济或面临「硬陆」风险。不过,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9.5%,高于市场预期的9.3%,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不会「硬陆」。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外界所谓「中国经济出现硬陆」的说法危言耸听。他解释说,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高于彭博预测的13.1%,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7%,亦高于彭博预测的17%,「4月以来,预期数字和实际数据之间始终呈现工业生产高于预期的情况,6月更是大幅超预期,幅度高达2个百分点,这表明市场持续高估了工业生产回落幅度」。

  交银金研中心研究员陆志明认为,经济「硬陆」要建立在「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基础上,但目前来看,中国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房价和地方融资平台最可能诱发经济「硬陆」,但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短期内大跌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不会导致所谓的「硬陆」;而在地方融资平台方面,由于大多数是中长期贷款,因此短期内爆发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我们测算过未来地方融资平台现金流产生、偿还本息等可能出现问题的部分,但结果仅占两成,因此影响不大」。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博导石建勋表示,中国现在应对通胀使用了货币紧缩政策,这方面工作海外其他国家也在做,中国目前遇到的是输入型通胀,这与索罗斯所言「薪资价格推动型通胀」完全不同,目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2004及2007年的「经济过热」现象,因此国家运用「紧缩政策」是比较适度的。他补充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仅是稍微放缓,但却未出现「滞胀」,各方面情况目前均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