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展望


  [摘要] 本文分析了“十一五”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阐述了“十二五”我国电子商发应用、环境、服务业展趋势、电子商务交易额、服务业、应用发展预测

     1、"十一五”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我国电子商务自九十年代初开展EDI应用以来已有21年历史:2000年进入了务实发展阶段。2005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实施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为标志,我国“十一五”电子商务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1成绩与进展

  “十一五”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根据文献〔3〕,200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8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57万亿元,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99万亿元,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2586亿元。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主要行业(制造业、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金融、旅游等服务业)已基本普及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已实现网络采购与营销,宝钢、联想、海尔等大型企业集团已实现供应链协同商务,开展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也日益增多,通过互联网寻找供应商的中小企业占比达31%,通过互联网从事营销推广的中小企业占比达24%。在销售环节中,网上销售约占2/3,网上洽谈生意约占1/3,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超过1亿人,网络购物交易额达2586亿元,较2008年增长105.8%。网络经商人数规模快速增长,达到6300万。网上支付使用率达24.5%,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9406万,年增幅高达80.9%;涉农网站已达3万余家,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0 681万,占网民总数的27.8%,农业电子商务也取得进展。

  电子商务服务业保持高速增长。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超过5000家,B2C、C2C等企业约7000家。国内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小企业用户突破1000万家。除了数量众多外,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化初现端倪,形成了四种主要平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子商务业务服务平台,电子商务技术服务平台,电信业务服务平台。

  1.2问题与差距

  我国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互联网应用普及程度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2010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33%。冰岛2006年已达86.3%,瑞典75.6%,瑞士67.8%,德国61%,北美69.7%,德国54%个人、62%家庭上网,32%个人网上购物。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30%,美国早在90年代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90%以上的大企业已开展电子商务,目前欧盟15国92%企业上网,德国2005年94%企业已上网,59%有网站,54%企业网上采购,法国制造服务业中99%有计算机,94%上网,50%有网站。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不大、网上购物占社会零售总额<3%,德国达3.1%,挪威3.9%,爱尔兰10.1%。应用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沿海和内地之间的差距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尚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支撑体系和政策、法律环境尚不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处于成长期,面临较大的技术和市场风险。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管理体制、机制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职工 信息文化素质急待提高。

  2“十二五”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2.1电子商务应用向纵深发展

  2.1.1电子商务与行业生产、经营、服务等业务深度融合

  钢铁、石油、机械、电子、电力、轻工、纺织等工业电子商务与行业业务深度融合,央企、大型企业集团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逐步普及,部分企业开展商务智能及智能商务初见成效,将在央企推广,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将采用Saas方式带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普及,行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行业数据库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及共享机制将初步确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结合,行业电子商务将推进传统工业经济逐步向信息经济过渡。

  流通、商贸领域电子商务将进一步普及与深入,商务部《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将全面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化带动流通现代化为主要手段,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应用将在大中型超级市场、购物中心、连锁店推广,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与省市地方政府联手建立的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将覆盖全国,逐步形成全国规模的区域电子商务平台体系。我国电子口岸将建设成为具有一个“门户”入网、一次认证登录和“一站式”办事等功能、集口岸通关执法管理及相关物流商务服务为一体的大通关统一信息平台,使企业进出口通关更加有序、便捷,进一步建立全国进出口贸易管理和服务“单一窗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将有重大发展,我国有7万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15万个农村合作及中介组织,近150万农村经营大户,260多万农民经纪人,目前有1.25亿农村网民,3.1万个涉农网站,随着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三农电子商务将迅速发展,农产品单品网站如中国大豆网、玉米网、大米网、蔬菜、柑橘网、花卉、苹果网等发展迅速,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将向纵深拓展,将从网上商店和门户的初级形态,提升物流、支付、安全配套环节保证能力,逐步将农产品销往全球各个角落。龙头企业(服务站、农业大户、农业经纪人)+农户模式、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海口电子农务以及江苏省沙集镇农民创造的通过开网店提高了收入、解决了就业和创业难题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沙集模式”将得到推广,“十二五”期间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信息化将获得快速发展。

  2.1.2地区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

  各省市都制订了“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加强了对信息化、电子商务的投入,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地域特点,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帮助和引导企业利用电子商务降低成本、扩大销路,促进了当地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深入应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走出各有侧重、各有特点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西南重镇成都市提出以做大做强第三方平台、电子商务普及推广、无线城市建设及其开发应用、支撑体系建设和政策保障等的四个重点发展电子商务。

  随着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云计算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物联网试点示范城市、全国电子商务中心及电子商务创新应用示范区的相继建成,“十二五”我国地区电子商务将深入发展。例如深圳市积极创建首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作为加快国际化、现代化步伐,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和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竞争力的战略措施。深圳市政府每年投资5亿人民币,加速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抓住3G和“无线城市”发展机遇,积极应用RFID等新技术,加速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服务产业将大发展。

  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已在多个试点省份取得突破。湖南试点了公共交通应用,重庆试点了RFID现场手机支付,用户数达到15万,商户数达到1523家,月消费额超过300万元;广州移动则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包括“推进建设移动电子商务10项应用示范工程”、“打造1个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构建1个移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等在内的多项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方案。移动公司还将以世博会手机票为典型应用,打造全自动交易过程。随着3G应用不断扩展、手机上网进一步普及,移动电子商务将加速渗透到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向普及化方向发展。“十二五”期间,移动商务将在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全面普及推广。

  2.1.3社会生活、民生电子商务将全面发展

  “十二五”期间,随着政府扩内需、调结构、更加关注民生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我国涉及民生的电子商务,为老百姓衣、食、住、行及日常生活的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缴费、信息查询、出门旅游预订机票、网络游戏娱乐、看病就医等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将蓬勃发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方便群众消费,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为消费者提供生活服务的网站大量涌现,将向综合性和专业性两个方向发展,以便更接亲近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随着网络购物成为大众化的消费方式,传统流通企业纷纷进入电子商务行列,全国B2C网站将超过万家,用户超亿,网络购物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向各省会城市、中小城市及城镇发展,网络购物交易额中二、三线城市比例及农村比例将逐步上升;团购(群购、联购)商品从大众生活必需品、数字商品向高当消费品、贵重商品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改善、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的增大,旅游电子商务及网络旅游服务业迅速发展;旅游企业积极开展网络营销、网上预订与支付,携程、艺龙以“互联网 + 呼叫中心”的商务模式发展旅游商务,在线旅行社迅猛发展;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将持续增长,规模将超过3亿,网民使用率提升至80%;民生电子商务将在“十二五”获得全面发展。

  2.2电子商务环境将显著改善

  2.2.1政策法律环境显著改善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家将加强电子商务相关的立法、司法及行政管理。

  中央有关部委和各省市地方政府都将出台部门规章及鼓励电子商务的政策,包括财政、税收、投融资、技术及人才政策,引导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我国已经颁布的国家电子商务标准、信息安全、物流、射频识别等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技术标准将贯彻实施。将进一步研究制定有关电子商务交易、支付、信用、认证、物流等公共服务相关标准与规范。

  2.2.2网络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移动电子商务、云计算、三网融合网等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将推动3G技术、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创新,将使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换代和不断完善,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网络环境。基于云计算的行业、地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私有云平台将在“十二五”获得快速发展。物联网等技术创新将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大规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和持续升级的消费结构将推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

  2.2.3市场信用环境显著改善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社会整体信用环境持续改善。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企业、个人征信系统将扩大为千万企业和忆万个人建立起信用档案。商务部建立市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参与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促进诚信经营,推进信用交易发展。加强商务领域行政执法工作,结合打击商贸活动中欺诈行为专项行动,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商务信用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倡导诚信经营。研究发展贸易信用保险和担保的措施,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帮助和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控制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全面落实信用分类管理,在公平交易执法、市场监督管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规范和监督作用。十二五期间将整合社会资源,加快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2.2.4人文环境显著改善

  全国电子商务发展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旺盛,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各类人才,

  全国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学校已达334所,有19所学校开始招收电子商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872所高职高专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十二五期间需要贯彻实施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试行)。修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大批电子商务应用人才。

  要加强电子商务实用人才培训:全国从事国家职业资格电子商务师培训鉴定的机构有522所,电子商务师项目开考电子商务员、助理电子商务师、电子商务师三个等级,全国共计30多万人参加了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鉴定,今后要贯彻实施《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确保培训、考试质量。要大力开展网络教育,包括远程教育、各类考前辅导或提高技能为主要目的的远程培训、成人职业在线培训和企业在线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培养出一大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

  加强电子商务宣传和教育培训,建立定期干部培训制度,强化公务员、企业领导电子商务教育培训。开展多形式和多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普及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电子商务知识,重点培训中小企业领导、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及一线职工,提高职工信息化意识和水平。

  把信息文明、新商业文明列入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各级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构及其办公室加强对新商业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强吸引中小企业主、广大消费者及青少年参加有关精神文明建设、新商业文明建设的各种活动,提高全民电子商务认识和信息文化水平。

  加强信息经济与电子商务理论、发展战略、政策、商务模式、调查统计、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电子商务学术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3电子商务服务业将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新生长点

  电子商务专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面向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将迅速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将分别开展交易、支付、技术、信息、物流及专业服务,将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如阿里巴巴、慧聪、钢铁、化工、轻纺等行业、专业化网站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发展。其中部分平台企业将做大、做强。

  鉴于电子商务对物流的依赖,物流已经成为电子商务服务商争夺的主要目标。淘宝网将与多个快递公司合作,打造淘宝配送体系,争取从地域上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新蛋网、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等公司也开始自建物流渠道。交通运输、邮政企业、传统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将通过实现信息化、改造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初步建成全国物流服务体系,物流环境将大有改善。

  电子商务业务服务平台。越来越多的采用Saas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一些软件公司、ERP厂商现在已经转为按年付费租用的方式。大型骨干企业集团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一些中央企培育出来的IT公司比如宝钢集团的上海宝信软件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集团的一汽启明信息技术公司,其服务对象已不限于母企业,已成为提供第三方服务的IT公司。

  几大电信运营商通过服务转型,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力军,都建立电信增值服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移动商务,为中小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3“十二五”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预测

  3.1电子商务交易额预测

  “十二五”末2015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比2010年翻两番,后两年再翻一番,2015年达到的比2010年翻两番。网络购物(B2C,C2C)交易额占社会零售总额超过5%。

  3.2电子商务服务业预测

  电子商务服务业服务收入翻二番。前三年2013年就能翻一番,后两年再翻一番;

  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和软硬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

  3.3电子商务应用预测

  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大型企业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普及率达50%;全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采购、网上销售)普及率达50%;企业电子商务不同水平的普及率如下表。

  网络购物用户占网民比例将达80%。

  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预测

  目标

  2010年

  2015年

  大中型

  企业

  高级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