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大涨难抗劣币美元


  随着各国股市暴跌,许多人转而投资黄金。北京时间2011年8月11日凌晨,金价历史上第一次突破1800美元/盎司大关。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货币是不可兑现的纸币。人们往往以这种纸币作为价值衡量的标准,殊不知纸币纯粹是一个价值符号,其本身不包含一个价值的原子。而黄金则不同,黄金是具有实际价值的天然的货币。

  从历史上看,当通胀达到临界点后,纸币效用丧失殆尽时,人们通常会拒绝使用纸币,而进行物物交换或是重新启用黄金、白银作为民间交易的货币。这与“劣币驱逐良货”的格雷欣法则并不矛盾。格雷欣法则的前提条件是政府强行规定两种或多种法定货币。

  在极端的情况下,政府甚至禁止黄金、白银的流通,比如罗斯福新政时期就禁止黄金在民间私下流通。当政府丧失公信力与控制力时,这种禁令就失去了效果,我国宋金元时代的纸币通胀都曾发生过民间使用白银而政府无法禁止的现象。因此,所谓黄金暴涨,无非是以美元作为价值标准。要知道,几千年来,黄金一直都是一种币值稳定的货币。如果以黄金作为价值衡量的标准,所谓的黄金暴跌实际上是——美元暴跌。

  我在前一篇博文《美国国债真相大起底》中已经指出,美国用美元全世界来掠夺资源与财富,用飞机、导弹与航母来保证美元与石油的直接联系,以维护美元霸权与美国金融霸权的地位。

  美元霸权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便是美元币值的稳定性。我好友的新著《世界金融五百年》一书中谈到:“盛极则衰,物极必反。普法战争之后的1873年,处在巅峰的英国开始走下坡路,逐渐走向衰败。1886年,在英国殖民地南非的德兰士瓦发现了大型金矿,很快便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黄金生产地区。但南非土著布尔人却要求摆脱英国而独立。伦敦金融城为了控制金矿发动了臭名昭著的布尔战争。战争胜利后,英国人控制了当地60%-80%的黄金产量,保证了伦敦金融城世界金融中心的垄断地位,维护了大英帝国的霸权。来从德兰士瓦的大量黄金延长了大英帝国的气数。”

  当时的黄金就相当于现在的石油。当时英镑以黄金为基石,为了让英镑能随时兑换成足值的黄金,大英帝国不惜动用武力抢占金矿。现在的美国如出一辙,动用武力维护美国在全球最大的石油产地——中东到里海地区的霸权,以维持美元与石油的结算关系。

  我在前一篇博文《美国国债真相大起底》还告诉各位,美元从1970年代初就已经是劣币,从那以后的美元,其实是以美国军事霸权支撑起来的世界货币,这是一种人为的劣币驱逐良币。黄金以及当今世界大部分货币都比美元这个大忽悠实在,人民币、欧元、日元不知道比美元好多少倍。我告诉各位怎么判断一个货币是良币还是劣币,很简单,就在于发行此种货币的国家有没有与之相应的产能,换言之,您搞到了这种货币,你能不能从它的发行国换回来自己需要的产品。美元没这个功能,你想从美国换回你想要的东西,美国有什么?他们只有武器、航空航天产品、汽车、农产品、软件、电影、金融产品等少量的产能,远远不足以兑现全球各国储备的美元。

  但是没办法,美国以军事霸权捆绑了美元和石油,进而维系美元这种劣币的世界霸权,通过这种劣币霸权剥削全球。

  我不太同意《世界金融五百年》一书中所指出的——美国金融霸权已经在衰落并且正在衰落。该书过于乐观,认为:“虽然美元币值可以在一段时间的下降,美国仍然可以保持金融霸权。但终将会碰到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荷兰碰到过,大英帝国碰到过,美国同样会“盛极则衰,物极必反。”在不远的将来,美国最终将丧失二战以来所占有的世界政治与金融霸权的地位。而今天的黄金暴涨或预示着美元霸权的衰落。或许临界点就在不远处。”

  美国军事霸权不倒,美元就不会倒。我个人认为我有生之年不太可能看到所谓临界点这一天。

  短暂的黄金暴涨,不影响劣币美元的长期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