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房企能否挺过资金压力?


  中小房企能否挺过资金压力?

  自房地产调控以来,各大地产商几乎是使出浑身解数拓宽自己的渠道融资,在银行缩贷的情况下,信托火爆。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统计,今年一季度信托公司投向房地产领域的资金余额为4868.88亿元,接近去年同期的两倍,其中,新增投资房地产的信托资金规模为710.98亿元。但当前房地产信托融资成本达到12%至17%,甚至20%,也让一些房地产企业还款风险加大。经过几轮调控后,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企,中小房企还款压力增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6250亿元,同比增长32.9%。其中,住宅投资18641亿,增长36.1%。在调控的重压之下,房地产投资依旧保持着高增长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房地产企业自筹资金比重处于历史高位,达到37.4%,接近2008年楼市萧条时期38.7%的高点。众多品牌房地产企业凭借大规模进驻二三线城市取得销量,上半年已然取得“斐然”的销售业绩。

  过去开发商“很差钱”,但很少听说房地产企业破产的,地方政府政策托市、救市,货币政策宽松,房子销售下滑时瞬间出现反弹,楼市调控功败垂成,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没想到党和政府这次楼市调控动真格,开发商博弈等待失算。目前来看限购依然是最有效的楼市调控手段。二三线未限购城市面临着双重压力,本地的投资需求和一线限购城市的转移投资需求,使得全国的房地产市场压力集合在二三线城市释放,而二三线价格的继续上涨也影响了一线调控的效果。业内认为,二三线未限购城市调控仍需加码。

  聂梅生认为,当前的货币紧缩政策,已经给开发商造成了实际的资金困难局面。开发商的财务成本已经很高。“原来大概是8%、7%的财务成本利息,现在已经大幅提高到15%、16%。”如果加息,开发商将更加难熬。2008年以后,2009年救市,整个宽松货币政策放出来10万亿的贷款和4万亿的财政的拉动,所以货币政策倾向于宽松之后,有很多钱在市场,比较容易看得到获利的比较高的就是房地产,所以很多资金进入房地产。进入房地产以后,这两件事情加在一起,引起了去年的房价到最后失控,虽然前面做了很多的调控,在货币控制方面还是供应量很大。

  赞同聂梅生观点,现在正好是呼吁改革的时机。理清哪些需要改革,理清哪些政策已经影响了发展,哪些政策已经起到了阻碍作用,而哪些政策又是刚刚开始实施,还有待进一步的推动,我认为今年这一年到明年,应该是呼吁这一方面的最好的时期。我一直认为房地产如果不动深水区的改革,在上面调控房价,有的时候就是扬汤止沸。

  开发商比普通购房者更懂政策,更知市场,中小房企资金链面临断裂,有报道称,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一些断粮的小房企买地买项目,以求生存的案例屡见不鲜。数据显示,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并购活动在各行业中最为活跃,完成并购案例57起,占所有行业并购案例数量的12.2%,位居第一位。随着调控持续,势必会对房企下半年的销售业绩和资金产生持续冲击,与“地产航母”拥有超强的抵御风险能力相比,实力较弱的中小房企,倘若再不采取积极的“以价换量”以求自保,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