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食品零售价在整个新兴市场,尤其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快速上涨。亚洲央行对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通货膨胀,包括容忍更高汇率。据外汇策略分析师分析,这个政策变化创造了买进亚洲多种货币的机会。
“业内精英们对新兴市场观点一致,因为你有这种膨胀威胁,所以,一种强势货币理论上有助于降低进口产品价格和抗击通货膨胀”,纽约汇丰银行(HSBC holdings)外汇策略分析师克莱德·沃德尔说,“同时,美元依然非常疲软,导致亚洲货币币值强势上涨”。
尽管美元和欧元在外汇交易市场自由浮动,多数亚洲国家使用所谓的有管理的浮动。这种体制下,央行进行干涉来维持他们货币的有序变动和防止过度波动。
是什么导致新兴市场通货膨胀突然爆发?一些经济学家归咎于美联储(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的零利率政策,导致投资者迅速到发展中国家寻求更高回报。但是,也有国内因素。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其他亚洲国家强势的经济增长,以及对石油和商品不断增长的国际需求。例如,在新加坡, 2010年第三季度通货膨胀为3.4%,到今年第一季度已上升到5.2%。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The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通过调整汇率而不是利率来控制货币政策。在4月14日,央行说它已经改变了汇率政策幅度—基于它没有公布的一篮子货币—18个月内的第三次上升。虽然它没有公布一个确切的数字,渣打银行的分析师把这个增长预定在2%左右。新加坡元年初对美元的汇率交易为1.29,五月中旬,上升到1.24,上涨4%。
5月6日,马来西亚国家银行采取了类似的措施,提高隔夜政策利率即日常运作目标可为25个基本点,达到3%。汇丰银行建议卖空美元买进新加坡元和马来西亚林吉特。
央行运用升值抗击通货膨胀的另一个例子是印度尼西亚。在那里,零售价4月份年同比暴涨6.16%。渣打银行新加坡外汇策略师托马斯·哈尔指出,印度尼西亚金融管理局在2月提升汇率25个基本点,这是两年来头一次允许升值货币而不是提高利率。哈尔说,“2月份他们说将允许印度尼西亚卢比升值来应对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他们发出了改变明外汇(FX)政策的明确信号”。 今年卢比升值约5%, 与美元汇率达到8,600。
渣打银行策略师建议卖出印度卢比,买进印度尼西亚卢比;卖出菲律宾比索,买进马来西亚林吉特。哈尔说,除了通货膨胀问题,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相对强大,因为它们是这个地区仅有的两大主要产油国,而印度和菲律宾是石油进口大国。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驻新加坡高级外汇利率分析师Thio Chin Loo说,尽管亚洲有一些交叉货币交易,但交易成本可能会限制这这种交易。
法国巴黎银行策略师说,他们认为韩元有可能大幅震荡,因为韩国银行很保持适度紧缩货币政策。韩元四月上涨3%,成为亚洲表现最佳的货币。
另一个通货膨胀问题严重的亚洲国家是中国,四月零售价年同比上升5.3%,远高于4%的政府目标。今年中国当局已经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近2%,五月中旬为6.49,达到历史最高。由于此次通货膨胀的压力,汇丰银行(HSBC)建议卖空美元,买进香港离岸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