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窃喜:住建部搞不定地方政府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提出,各地要从严把握和执行房价控制目标,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各项调控政策,“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纳入限购范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要求各省对是否应该进行限购的城市进行排查,给出5条判断标准:价格指数是否处于前列,6月房价和去年底价格相比的涨跌情况,城市上半年住宅成交量同比是否增幅很高,外地人购房的比例是不是较高,群众对当地房价是否反映强烈。

  统计数据显示,限购城市楼市大多降温,投资投机性需求明显受抑,房价涨幅收窄,个别地区房价甚至出现了同比下降。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逆势上涨”,今年以来一线城市楼市应声而落、而部分二三线城市悄然升温的态势值得关注,楼市调控应把握分寸和尺度,同时避免效果打折。

  媒体报道,住建部将在1个月内公布二三线城市的限购名单,目前时限已经临近,该名单仍未公布。有业内人士称这是一些地方政府变相抵制的结果,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并不接受自己的城市被限购。一些疑似将限购的城市,开发商正加紧推货,致使房价出现短期猛涨。

  限购扩容遭到了被约谈地方政府的抵制,在部分的地方政府看来,他们所在的城市的房价是并不高的,不应该被纳入限购的行列,早前有业内的人士预测,应该有60多个城市加入了限购的行列,据接近住建部的相关人士透露,住建部近期在地方政府的约谈限购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地方政府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城市被限购,也有消息说目前住建部只谈下了十多个城市,至于究竟会什么时候公布最终的限购名单目前还不清楚。

  限贷、限购、限价等调控政策实事求是讲已取得成效,不赞成“政策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的看法,资金和土地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两大命脉。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持续了一年半,紧缩房地产企业的信贷资金和融资渠道,成为本轮房地产调控的一大特点。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一以贯之地执行关于土地储备贷款、开发商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的监管要求,严格落实房地产开发企业“名单式”管理,杜绝各类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对楼市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成效。

  有报道说,在“限购”、“限贷”和资金回笼不足的情况下,加上有限的融资渠道和高昂的融资成本,开发商纷纷驻足观望,拿地意愿明显下降。限购名单虽然迟迟没有公布,但是二、三线未限购的城市的房价上涨并没有止步,据中国指数研究院2011年7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数百城价格指数显示,2011年7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是8874元/平方米,较6月上涨0.21%,其中66个城市的价格环比上涨,33个城市的价格是环比下跌的。限贷、限购、限价等调控政策取得成效。

  时不我待,住建部应尽快提出“限购”城市名单,抑制二三线城市房价暴涨,继续“给力”限购政策和扩大限购城市名单,对落实调控不力的地区政府及时启动问责机制。

 中小企业发展不仅是靠“管”

  美媒称中国买美债是“别无选择”

  二三线楼市近身“博弈”限购令

  三大开发商营业总额占上市房企19%

  一线城市“扛得住” 楼市调控难转向

  调控再次加码   详细解读楼市新政“新五条”

  限令升级楼市博弈加剧 调控把好“四道关”

  专家:限购扩散若坚持两三年 房价要跌一半

  紧日子还在后头,房地产企业降价求生存

  解读第四波楼市调控新政 “新国八条”再次升级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