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维:削减保障房致使中国社会发生追尾事故(时事评论)


  洪维:削减保障房致使中国社会发生追尾事故(时事评论)

  

  洪维

  

  凤凰卫视8月11日《凤凰早班车》节目播出,《信报》报道的地方政府可能由于资金压力,被迫放缓建保障房的步伐,外电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中央计划2012年削减保障房开工量大约为20%,降至800万套,而今年要建1000万套这样的目标也可能被下调。消息指出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下降,可能会影响今明两年的财政分配,因此受到资金压力和地方政府日益沉重的财政负担,所以可能会放慢建房的步伐。

  8月9日,全球股市迎来黑色星期一,引发市场信心危机。全球经济二次探底是否来临,以及由此而来的中国货币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争论也扑面而来。然而,地方政府却在有意无意的放松房市调控。一月的时间表已经临近,但住建部仍旧没能公布二三线城市限购扩容名单。而一些疑似将限购的二三线城市,开发商正趁机加紧推货,甚至价格出现短时间猛涨。戏剧化的是,最近,廊坊、秦皇岛先后曝出约谈限价的消息。据知情人士称,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年初承诺的房价调控目标,又不想被纳入限购城市名单,意欲通过限价来避开杀伤力更大的限购。

  在保障房领域,时间紧、任务重、利润低,是保障房问题的三大症结。这几年爆出的质量问题其实也不算少,北京旗胜家园“墙脆脆”事件,包头棚户区改造项目墙皮起砂脱落事件,北京明悦湾和青海康川新城因质量问题被拆除重建事件,广西廉租房工程“瘦身钢筋”事件等,说明在建设速度和质量问题之间的平衡上,保障房建设领域并非做得完美。据最新数字,5月底各地保障房开工任务还仅占全年任务的3成,1个多月之后,全国各地都“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这样密集的开工,其中有多少是在数字上做文章,有多少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匆忙开工,这怎能不让人疑虑重重?

  去年以来,房地产开发贷和按揭贷款都在下降。万科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国内开发贷款最近一年多时间内持久下降,今年到二季度其占比降到了17%,是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去年同期类比,前6个月国内贷款降至6.8%,接近2007年以来的低点,仅仅比2008年底略高一点点。此外,主流开发商的销售在7月份放缓。7月销售数据显示,包括万科、保利、中海、绿城、富力等公司在内,销售环比均出现下滑,万科、中海、保利环比下滑超过3成。渣打银行报告也指出,到今年年底,多数二线城市可能会出现足够销售20个月的存量房,存量房的积压将推动开发商降价销售,导致房价下跌10%到20%。

  如果房价下行没有改变,保障房被强行减速,房市调控将形同虚设,失去了意义。商品房再降价,买不起房依然买不起。何况保障房还被公务员买走不少,如此,中国的困难群体绝望了。伦敦6日骚乱事件的起因是一个黑人青年,他29岁,名字叫马克·达根,他被警察用手枪一枪打在胸口,一枪打在他的二头肌,当场身亡。身亡之后有一个争议,是不是他有枪跟警察有搏火的现象,根据这几天的调查,发现他是没有武器,他是被警察所击毙的,造成了家属集体的来到警察局门口进行抗议,抗议带动了抗议,群众对他们非常同情,于是发生了骚乱。

  目前,在国内群体事件层出不穷。刚刚平息的高铁事故,让中国人再一次的穷追不舍,差一点酿成群体性事件。“7·23”甬温线动车追尾特别重大事故和之前高铁运营中频频出现的一些故障,让人们开始反思高铁在过去几年的大发展过程中,由于追求速度而忽视的安全和质量问题。而高速发展的保障房领域,与高铁不同,旨在解决困难群体住房被减速,将引爆不满情绪,造成社会发生追尾事故直至骚乱,破坏稳定。